《杨太真》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铎所作的《杨太真》,通过描绘华清宫的景象和历史背景,展现了对杨贵妃及其时代的一种深沉感慨。
首句“春老华清宴”,以“春老”二字点明季节,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华清宫的宴饮场景相结合,营造出一种繁华已逝的氛围。“华清宴”暗指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欢宴,而“春老”则预示着这种繁华终将消逝。
次句“门深羯鼓声”,通过“门深”二字强调了华清宫的深邃与神秘,而“羯鼓声”则是古代宫廷中常用的乐器声音,这里不仅渲染了宴会的热闹气氛,也暗示了权力与奢华背后的某种隐秘与动荡。
第三句“新台高百尺”,描述了一座新建的高台,高达百尺,既展示了建筑的雄伟,也象征着权力与地位的崇高。然而,“不见范阳兵”一句,却在赞美之余,巧妙地引入了一个转折,暗示了即使在如此辉煌的背景下,也隐藏着战争的阴影,特别是指向了安史之乱中的范阳叛军,表达了对历史悲剧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华清宫的描写,以及对历史事件的隐晦提及,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权力更迭以及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通过对比繁华与衰败、权力与战争,诗人传达出一种对历史的深沉感慨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李孝叔赵有翼赵存中黄子登沈正卿曾同季有观
公皆车马城南去,我向西效漾小舟。
人事好乖各回首,吾年如此喜乘流。
金兰六客稀时见,珠玉一篇无句酬。
却数竹林犹少在,不妨著我仍伦刘。
郑粹德兴平江官满有诗见寄次韵以叙老怀惜别
不奈飞埃点素衣,惊霜须鬓落全稀。
隔帘初听黄鹂语,举盏那催画鷁归。
就使渊明频日醉,能争伯玉几年非。
持竿欲老长城去,分我临流半坐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