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林绚高岭,浓醉霜容酡。
隔晨奉母舆,侍坐忘日蹉。
篇终念舜忧,主惕知时和。
辩才(biàn cái)的意思:指辩论能力出众、口才出色,能够巧妙地运用言辞进行辩论和争论。
兵荒(bīng huāng)的意思:指战乱时期兵员匮乏、物资短缺的情况。
出众(chū zhòng)的意思:超过一般水平,非常突出,非常优秀。
嵯峨(cuó é)的意思:形容山势高耸、雄伟壮丽。
道场(dào chǎng)的意思:道场指的是佛教或道教修行者修炼的地方,也可泛指任何人修炼的场所。
东坡(dōng pō)的意思:指杜甫和苏轼这两位唐宋文学家,也泛指文学才子、文化名人。
独往(dú wǎng)的意思:独自前行,不依赖他人。
发秘(fā mì)的意思:泄露秘密
风荷(fēng hé)的意思:比喻人的品质高尚,像荷花一样在逆境中不屈不挠。
何因(hé yīn)的意思:为什么;因何
寂寞(jì mò)的意思:形容孤独、冷清,没有人陪伴或交流。
梁摧(liáng cuī)的意思:形容力量强大,摧毁一切障碍。
泠然(líng rán)的意思:形容心境宁静、冷静自若的样子。
灵奇(líng qí)的意思:灵巧奇特,聪明过人。
灵湫(líng qiū)的意思:指人的思想、情感敏锐,心灵深邃。
龙象(lóng xiàng)的意思:形容人物、事物的气势雄伟、威力强大。
妙香(miào xiāng)的意思:指香气扑鼻,香味浓郁。
摩挲(mā sɑ)的意思:指用手轻轻地触摸、揉捏,以表达关心、慰问或安慰。
平林(píng lín)的意思:指平坦的原野或平地
前秋(qián qiū)的意思:指初秋或秋季初期。
清迥(qīng jiǒng)的意思:清澈而幽远,与世无争的意思。
散花(sàn huā)的意思:指分发物品、散发福利等,使人们得到好处或受益。也用来形容表演者在观众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华或技能。
升堂(shēng táng)的意思:指晋升到更高的地位或更高的级别。
适来(shì lái)的意思:指适合、合适的时候到来。
侍坐(shì zuò)的意思:指侍候坐下,表示恭敬地侍奉。
诗骨(shī gǔ)的意思:形容人或物具有诗意和骨气,指人才或事物的品质高尚。
时和(shí hé)的意思:指时机合适,和谐相处。
所得(suǒ de)的意思:指个人或团体在某种活动中所得到的利益或收益。
堂试(táng shì)的意思:指在大堂上进行的考试,也泛指公开的考试。
同时(tóng shí)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事件、行动或状态在相同的时间发生或存在。
头陀(tóu tuó)的意思:指人的头颅。
无辩(wú biàn)的意思:指无法辩解、无法辩驳,形容理由不充分或无法反驳。
羲娲(xī wā)的意思:指女子的美貌和聪明才智。
先登(xiān dēng)的意思:指在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中,率先取得成就或名声。
烟萝(yān luó)的意思:烟雾弥漫的样子
岩阿(yán ā)的意思:指人勇敢、坚定,不畏艰险。
仰天(yǎng tiān)的意思:抬头向天仰望,表示敬畏、悲痛、感叹等情感。
异境(yì jìng)的意思:指与平常环境不同的境地或情况。
因缘(yīn yuán)的意思:因缘指事物发生的原因和缘由。
踊跃(yǒng yuè)的意思:积极主动,热情高涨
云波(yún bō)的意思:比喻事物繁多、变化无常。
坐忘(zuò wàng)的意思:坐忘是指在冥想或修行中,完全忘却外界的一切干扰,达到心境宁静、思维空灵的状态。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散叟一同游览龙井蒿老庵的场景,展现了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怀的融合。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将山水之美、禅宗之静、人文之趣巧妙结合。
首句“灵湫昔龙幸,杰搆周岩阿”描绘了龙井的古老与壮观,仿佛昔日有龙在此栖息,建筑依山而建,气势非凡。接下来“兵荒道场歇,寂寞稀游过”则暗示了历史的沧桑与世事的变迁,道场不再繁忙,显得寂静而冷清。
“前秋我适来,异境惊难摩”表达了作者对这片异域仙境的惊叹,难以言喻其美。“平林绚高岭,浓醉霜容酡”以绚丽的平林与高岭相映衬,霜后红叶如同醉酒般绯红,营造出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
“升堂试泉茗,提汲烦头陀”描述了在寺庙内品尝茶水的情景,头陀忙碌提水,增添了生活气息。“碧潭泻澄流,泠然奏环珂”通过碧绿的潭水和清澈的流水,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石?出众木,干日仍纤柯”描绘了岩石与树木的对比,岩石虽坚硬却也显得纤细,赋予了自然景观以生命力。“山寒敌坚瘦,诗骨增嵯峨”以山的寒冷与岩石的瘦硬,象征着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
“隔晨奉母舆,侍坐忘日蹉”体现了孝顺之情,即使清晨也要侍奉母亲,忘记时间的流逝。“同时闻妙香,清迥如风荷”则描绘了清新的香气,如同风中的荷花,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受。
“不知何因缘,散花證罗婆”表达了对某种神秘力量或因缘的追寻。“灵奇话散叟,踊跃穷烟萝”则是对散叟的赞美,他的话语充满智慧,犹如穿梭于烟雾缭绕的山林之中。
“先登蒿庵翁,倦几梦羲娲”描述了一位先到达的老人,他的思绪仿佛回到了远古时代。“众游与独往,所得竟孰多”则探讨了集体出游与独自探索的不同体验,以及两者所获得的感悟。
“嵌壁仰天题,剔藓劳摩挲”表现了对墙壁上题字的欣赏与敬仰,以及对历史痕迹的探寻。“篇终念舜忧,主惕知时和”表达了对古代圣贤忧虑国家安危的感慨,以及对当下社会和谐的期待。
“梁摧泣龙象,地胜空云波”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宏伟,即使梁柱倒塌,也未能撼动大地的雄伟。“僧岂无辩才,发秘谁东坡”则表达了对僧人的智慧与才华的赞赏,以及对苏轼等文人墨客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自然之美、人文之思以及对历史的追忆,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旧游多不见,师在翟公门。
瘴海空山热,雷州白日昏。
片心应为法,万里独无言。
人尽酬恩去,平生未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