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八士(bā shì)的意思:指八个士兵,也泛指一群勇敢而忠诚的人。
惭愧(cán kuì)的意思:对自己的过失或缺点感到羞愧和内疚。
长春(cháng chūn)的意思:长久的春天,指事物长期兴盛、繁荣的状态。
帝王(dì wáng)的意思:指君主、国王或皇帝,也指统治者的权势和威严。
调鼎(tiáo dǐng)的意思:指调整权力、地位或职务。
钧天(jūn tiān)的意思:形容声音洪亮、威力极大。
藜光(lí guāng)的意思:形容光线微弱,暗淡无光。
霖雨(lín yǔ)的意思:形容连绵不断的雨。
流水(liú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源源不绝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事物连续不断、不停地发生。
缥缈(piāo miǎo)的意思:形容事物虚幻、不真实,难以捉摸。
千官(qiān guān)的意思:指官员众多,数量庞大。
色长(sè cháng)的意思:指人的品行或行为不正派,有不良嗜好或道德败坏。
韶濩(sháo hù)的意思:指美好的音乐声音,也用来形容音乐悦耳动听。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树色(shù sè)的意思:指树木的颜色或树木的形象。
太乙(tài yǐ)的意思:指道教中的一个高级神仙,也用来形容人的聪明才智。
王师(wáng shī)的意思:指帝王的军队,也泛指强大的军队。
逶迤(wēi yí)的意思:曲折、蜿蜒。
遐思(xiá sī)的意思:指思考问题时思维跳跃,联想广泛,思绪飘忽不定。
玉陛(yù bì)的意思:玉陛是指皇帝登上的用玉石铺成的台阶,常用来比喻高贵、尊崇的地位。
元恺(yuán kǎi)的意思:元恺是一个形容人情淡泊、不喜欢争斗的成语。
朱丝(zhū sī)的意思:形容红色的丝绸。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的《投赠沈相国八首》中的第五首。诗中描绘了对沈相国的敬仰之情,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沈相国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其对国家的贡献。
首句“十年调鼎系遐思”,以“调鼎”比喻治理国家,暗示沈相国在政坛上的卓越才能和深远影响,表达了对其十年来为国效力的敬佩与怀念。接着,“霖雨亲承玉陛词”一句,以“霖雨”象征恩泽普降,形象地描绘了沈相国亲自接受君主的旨意,处理政务的情景,体现了其作为宰辅的勤勉与忠诚。
“八士夜登元恺族,千官晨谒帝王师”两句,运用典故,赞扬沈相国如同古代贤臣一般,不仅受到君主的尊崇,还培养出众多人才,影响深远。这里“八士”、“千官”分别指众多的贤才和官员,而“元恺族”、“帝王师”则进一步强调了沈相国的教育成就和政治影响力。
“逶迤树色长春殿,缥缈藜光太乙祠”描绘了沈相国所在宫殿的美景,以及祭祀场所的庄严氛围,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烘托出沈相国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其中,“长春殿”、“太乙祠”都是象征性的名称,寓意着沈相国的德行和功绩如同春日之树般常青,祭祀活动则象征着人们对他的纪念与追思。
最后,“惭愧钧天韶濩在,入将流水奏朱丝”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无法与沈相国相比的谦逊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沈相国的音乐才华和高尚品德如同天籁之音,令人向往。诗人希望像流水一样,能够融入这样的音乐之中,表达对沈相国的敬仰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沈相国在政治、教育、艺术等方面的赞美,展现了其在明代社会中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其个人品质的钦佩与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