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狱中杂纪二十六首·其十六》
《狱中杂纪二十六首·其十六》全文
明 / 陈恭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一夜江城雨,萧萧鬓华

入心鸣万点,为润想千家。

倍助天昏黑,如兼客叹嗟

乡园归未得,催尽小梅花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鬓华(bìn huá)的意思:形容人的美丽和光彩。

昏黑(hūn hēi)的意思:形容天色昏暗,没有光亮。

江城(jiāng chéng)的意思:指大江流域中的城市,特指长江流域的城市,也可泛指美丽的城市。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入心(rù xīn)的意思:深深地记在心中,使人难以忘怀。

叹嗟(tàn jiē)的意思:表示感叹、叹息或惋惜。

乡园(xiāng yuán)的意思:指家乡或故乡。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小梅(xiǎo méi)的意思:小梅是一个比喻词语,表示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或某项技能上的水平比较低,不够出色,还需要进一步努力提高。

一夜(yī yè)的意思:指短暂的时间内发生的事情或变化。

小梅花(xiǎo méi huā)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虽小却具有特别的才华或价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江城细雨绵绵的情景,通过雨声与内心情感的交织,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人以“一夜江城雨”开篇,不仅点明了时间与地点,也暗示了环境的静谧与孤寂。接着,“萧萧长鬓华”一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雨声比作长发的轻摇,形象地表现了雨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入心鸣万点,为润想千家”两句,进一步深化了雨声与情感的联系,雨点仿佛是心灵的触动,引发了对千家万户的想象,既体现了雨的普遍性,又蕴含了诗人对社会民生的关怀。雨的滋润,不仅是自然界的景象,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

“倍助天昏黑,如兼客叹嗟”则通过雨夜的昏暗与客人的叹息,强化了孤独与哀愁的情绪,同时也暗示了外界环境与个人心境的相互映照。这种对比手法,使得诗歌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既有外在环境的描绘,也有内在情感的抒发。

最后,“乡园归未得,催尽小梅花”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归乡不得的无奈。这里的“小梅花”可能象征着春天的临近或是某种特定的意象,与“归未得”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渴望与失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美的欣赏,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的佳作。

作者介绍

陈恭尹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青岛书感

自昔泱泱表海东,江山还属主人公。

争赢总要乘时起,用霸终当转眼空。

觉醒同袍劳笔舌,低徊旧垒吊英雄。

巍巍纪念丰碑在,名实兼收入掌中。

(0)

倦寻芳.送春

莺莺燕燕,惜惜怜怜,得少佳趣。

百计留春,只留春不住。

一刻千金钟未晓,桃花潭水深如许。

最难堪,把番风廿四,从头来数。试看那河梁日暮。

南浦波长,心事谁语。送也无聊,送了更无情绪。

江山红篱婪尾草,天涯绿野成阴术。

问东君,到明年、相逢何处。

(0)

题妙庭观·其二

不见当年鼎与坚,望中河汉路漫漫。

人人自有飞升骨,平却心丹是内丹。

(0)

春歌

去年秋日作秋歌,今年春日奈春何。

往春叠叠叠万古,来春冥冥春更多。

青皇旌旆开天衢,三八二十四头苍龙车。

大开东方宫殿坐,八荒之内交相贺。

红紫茸茸烂如缬,回首柳花扑晴雪。

造物弄人祗片时,弄死世人人不知。

我心清泠湛无边,流光澒洞先天先。

前身本在未铸日月前,黄面瞿昙,长耳老聃,乃吾无量劫后之孙。

后身复现搦碎虚空后,当知所南先生为无量劫前之祖。

人生精魄假合舞幻妄,纷如气丸跳尘土。

偶然而来托为形,飘然而去若无主。

今日之今,霍霍诩诩。少焉瞩之,已化为古。

胡为堕影黄泗浦,独坐翛然看春雨。

山苍苍,水茫茫,百岁劫劫太极长。

我来濯形白云乡,大笑世上生颠狂。

醉笔作歌字不讹,宛然苍蛟老蜃势相拿。

(0)

冬景.聊寄一枝春

故知花可惜,聊以赠相思。

与子别多日,先春有一枝。

荒凉逢雁过,辛苦折琼贻。

北客遥簪雪,东风早驿诗。

吾衰如雪白,到日是年时。

若待青青子,寻芳计已迟。

(0)

海陵

绕城无数菜花黄,隔岸蒹葭接大荒。

不分塞鸿偏得意,年年春老未还乡。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