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怀二首·其二》
《咏怀二首·其二》全文
唐 / 李贺   形式: 古风

日夕著书罢,惊霜落素丝

镜中聊自笑,讵是南山期。

头上幅巾,苦檗已染衣

不见清溪鱼,饮水得自宜。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幅巾(fú jīn)的意思:指巾帛的尺寸大小,也比喻事物的规模大小。

南山(nán shān)的意思:指的是南方的山,也可泛指高山。

染衣(rǎn yī)的意思:染衣是指衣服被染上颜色,比喻受到坏影响或沾染了不好的事物。

日夕(rì xī)的意思:日出和日落,表示时间的流逝。

素丝(sù sī)的意思:指纤细如素线的丝线,比喻文章或说话的措辞简练而精辟。

头上(tóu shàng)的意思:指在头部上方或顶部。

饮水(yǐn shuǐ)的意思:喝水时要想起水的来源,比喻要常怀感恩之心。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名为《咏怀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一种超脱世俗、自得其乐的情感。

"日夕著书罢,惊霜落素丝。" 这两句描写诗人在傍晚时分专心于写作,一不小心就被突然降临的白色霜花惊扰,这里的“素丝”形象化地表达了霜花的纯洁与细腻,诗人的书写被打断,但这种意外带来的却是对自然之美的感受。

"镜中聊自笑,讵是南山期。" 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在面对生活变化时所保持的心态。诗人看着镜中的自己,不禁露出了微笑,对于过去许下的愿望或是期待(“南山期”),现在看来已不那么重要。

"头上无幅巾,苦檗已染衣。"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的日常生活片段,他没有戴头巾,而是一位苦行者(“苦檗”一词在这里用来形容一种修行者的形象),他的衣服已经被雨水或是汗水浸湿。

"不见清溪鱼,饮水得自宜。"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他虽然没有看到清澈溪流中的鱼,但他仍然能够从中获得满足,他喝着溪水,感到心旷神怡,这里的“得自宜”寓意于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享受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然,以及他对于自然界的深切感悟。

作者介绍
李贺

李贺
朝代:唐   字:长吉   籍贯: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   生辰:约公元791年-约817年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
猜你喜欢

过殿卿山房咏牡丹·其一

相国园亭种牡丹,枝枝风雨怨春寒。

主人车马城中惯,知傍谁家锦障看。

(0)

送殷正甫内翰之京·其五

诏遣词臣集汉都,明年羽猎大誇胡。

共怜执戟人犹在,莫问长杨赋有无。

(0)

得徐使君所贻王敬美见赠答寄·其三

十载论文画省开,君家二妙日趋陪。

那因见和池塘句,始羡风流小谢才。

(0)

酬许右史九日小山见赠·其一

南山秋色照东篱,又是陶家载酒期。

彭泽罢来无俗客,何妨不许白衣知。

(0)

荅潘仲子和赠张茂才见枉林园之作

似解沧洲趣,因传白雪声。

时才方上下,秋兴独纵横。

车马分交态,林园断世情。

名宁花萼重,句自薜萝清。

弱冠推高第,雄飞失后生。

二毛如老笔,三抱见连城。

业已深移疾,閒仍事耦耕。

有君堪倒屣,一为款柴荆。

(0)

和子与过访平原道中值雪二首时按察楚中·其一

九河风色报褰帷,道入平原雨雪迟。

天欲并传梁苑赋,君今试和郢中词。

凭陵尺素光犹动,缥缈扁舟兴可知。

况值如渑春酒熟,好来投辖未须疑。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