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报四更,地摇六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变则(biàn zé)的意思:遇到变化时,要及时调整自己的行动或思维方式。
苍穹(cāng qióng)的意思:指天空,也用来形容广阔无垠的天空。
大道(dà dào)的意思:指道路、道义、规律等广泛而深远的事物。
地听(dì tīng)的意思:地听是指人们能够倾听到地下的声音,比喻能够听到不同层次的声音或消息。
佛说(fó shuō)的意思:指某种言论或说法具有深远的智慧和道理。
火焰(huǒ yàn)的意思:指火焰燃烧的状态或形象,也比喻激烈的情感或力量。
空有(kōng yǒu)的意思:拥有表面上的名义或权利,但实际上却没有真正的实力或能力。
立地(lì dì)的意思:指站立的地方。
琼楼(qióng lóu)的意思:指美丽高雅的楼阁,也用于比喻高尚的品质或美好的事物。
三世(sān shì)的意思:指代三代人,一般用来形容事物的历史悠久或者代代相传。
说法(shuō fɑ)的意思:指言辞、表达方式。
四更(sì gēng)的意思:指凌晨时分,即夜里三更之后的时刻。
无穷(wú qióng)的意思:没有尽头,无限。
信手(xìn shǒu)的意思:形容做事熟练自然,毫不费力。
虚空(xū kōng)的意思:指没有实质内容或没有意义,空无一物。
玉殿(yù diàn)的意思:指极为华丽、富丽堂皇的宫殿或居所。
- 鉴赏
这首宋朝时期的禅宗偈颂,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壮观而神秘的画面。"鼓报四更,地摇六震",通过深夜的鼓声和大地的震动,暗示了深沉的禅意和宇宙的宏大。"火焰为三世诸佛说法,三世诸佛立地听",运用象征手法,火焰代表智慧之光,三世诸佛聆听佛法,寓意佛法无边,众生皆可领悟。
"虚空有尽,大道无穷",表达出空间虽有限,但佛法真理却超越一切界限。"穷则变,变则通",借用《易经》的哲学思想,说明世间万物在困境中寻求变化,从而达到通达的境地。
最后两句"信手拈将茎草插,琼楼玉殿凌苍穹",形象生动,诗人以随意插下的茎草比喻修行者的心境,即使是最平凡的事物也能展现出佛性,直指人心,道法自然,意境高远,仿佛琼楼玉宇般超越尘世,直入云霄。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禅意,展现了宋代禅宗僧人释惟一对于佛法与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人宰德清
乱世人多事,耕桑或失时。
不闻宽赋敛,因此转流离。
天意未如是,君心无自欺。
能依四十字,可立德清碑。
和友人见题山居
避时多喜葺居成,七字君题万象清。
开户晓云连地白,访人秋月满山明。
庭前树瘦霜来影,洞口泉喷雨后声。
有景供吟且如此,算来何必躁于名。
寄珉笛与宇文舍人
调高银字声还侧,物比柯亭韵校奇。
寄与玉人天上去,桓将军见不教吹。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