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方见月,身在乱峰中。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深夜在山中见到月亮时的静谧与神秘氛围。首句“三更方见月”点明时间之晚,暗示出环境的宁静与孤独感。接着,“身在乱峰中”一句,既描绘了山中复杂的地形,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纷扰与迷茫。
“音乐鸟啼夜”以鸟鸣声作为背景音,增添了一种自然和谐的韵律美,同时也暗示了夜晚的生机与活力。而“旃檀香布空”则通过香气的弥漫,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心灵净化的意境。
“尘心云缕灭”一句,诗人将自己内心的杂念比作飘散的云缕,形象地表达了摆脱世俗束缚、心灵得到净化的过程。“人语谷声通”则通过山谷间的回响,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共鸣,以及人与自然的交融。
最后,“不寐寻幽去,山深未可穷”两句,展现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精神,同时也暗示了山中世界的深邃与无穷,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构建了一个静谧、神秘而又充满哲思的山中月夜景象。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明秀亭
漓江东过昭州城,城边虚敞明秀亭。
昔人创意岂云偶,爱此水秀山光明。
隔江荔浦云横岭,西山铜鼓烟迷顶。
万劫金钟古殿荒,千寻玉井沈波冷。
往年城市连江居,即今郊野无村墟。
凄凉三县赋役少,寂寞孤城楼橹虚。
我曾十年摄其守,防虞听事重营久。
几番舟楫重经过,屈指年华数来九。
髦倪见我重伤神,繁华一去如浮云。
府公俱是豪俊客,谓当鼓舞新斯民。
青云飘风惜时晚,白日留顾下邱坂。
何人为我呼梅公,山头啼鸟山花红。
一杯磊落浇心胸,写诗作向临江风。
游张公洞
碧水涟漪漾流藻,指点苍烟即蓬岛。
烟开远见烧香台,攀萝陟磴升崔嵬。
群仙之居万松顶,陡然身世星河冷。
虚中泳洞隔尘凡,道人邀我游其间。
洞中纷纷白鹤舞,石上采采灵芝殷。
仙童烛烧先余去,脚底濛濛起云雾。
径渡青骡过涧桥,直到仙人下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