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故资政殿学士特赠光禄大夫曾公挽辞二首·其一》
《故资政殿学士特赠光禄大夫曾公挽辞二首·其一》全文
宋 / 晁说之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选吏时无最,论兵世有书。

风神门旧胆气将坛初。

地轴尘埃转,天航津汉虚。

忠规子孙在,太史笔何如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尘埃(chén āi)的意思:指非常微小的尘土或灰尘,也用来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或人。

胆气(dǎn qì)的意思:指勇敢、坚毅的勇气和胆量。

地轴(dì zhóu)的意思:地球的轴心,比喻事物的核心或重要支撑。

风神(fēng shé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具有矫健、迅捷的特点,如同风一般神速。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论兵(lùn bīng)的意思:指以武力或军事手段解决问题或争端。

门旧(mén jiù)的意思:指家门庭旧址,也可指老朋友。

神相(shén xiāng)的意思:指具有超凡预测能力的人,能够准确预测未来的事情。

史笔(shǐ bǐ)的意思:指历史记载的文字,也可用来形容文章或笔墨的能力。

太史(tài shǐ)的意思:太史是指古代官职,负责编纂历史和记录史事。在成语中,太史常常用来形容人的学识渊博、博学多才。

相门(xiāng mén)的意思:指同辈之间互相称呼、对待。

选吏(xuǎn lì)的意思:选举官员

忠规(zhōng guī)的意思:形容人忠诚守信,不违背原则。

子孙(zǐ sūn)的意思:后代、子孙后辈。

注释
选吏:选拔官员。
无最:没有绝对标准。
论兵:谈论兵法。
世有书:世间无数书籍。
风神:风采和精神。
相门:世代相传的家族。
胆气:胆识和勇气。
将坛:将帅的讲坛。
地轴:地球的轴线,比喻权力中心。
尘埃:战争的尘土。
天航:天上的航道。
津汉:江河。
忠规:忠诚的法则。
子孙:后辈。
太史:历史学家。
笔何如:如何记录。
翻译
选拔官员时没有绝对的标准,谈论兵法世间有无数的书籍。
他的风采和精神源自世代相传的家族,初上将坛就显露出胆识和勇气。
大地的旋转似乎被战争的尘埃笼罩,天上的航道在江河之间显得空荡荡。
忠诚的法则在后辈中延续,历史学家的笔下又会如何记录这一切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为故资政殿学士曾公所作的挽辞之一,表达了对曾公的敬仰和对其家族忠诚精神的赞扬。首句“选吏时无最”,暗示曾公在选拔官员方面具有卓越的眼光和公正无私的评价标准;“论兵世有书”则称赞他在军事谋略上也有深厚底蕴,著述丰富。

“风神相门旧”描绘了曾公家族世代相传的风采与神韵,显示出其家族的优良传统;“胆气将坛初”进一步强调他的英勇和军事才能,初次在将坛展现出来。接下来,“地轴尘埃转,天航津汉虚”运用比喻,形容战乱频繁,国家局势动荡不安,曾公的贡献显得尤为珍贵。

最后两句“忠规子孙在,太史笔何如”表达了对曾公身后子孙能继承其忠诚家风的期许,同时也暗含对历史记录者如何公正评价曾公功绩的疑问,流露出对曾公身后名声的深深关切。

整体来看,这首挽词以赞颂曾公的德才和家族风范为主,同时寓含对时局和个人声誉的深沉感慨。

作者介绍
晁说之

晁说之
朝代:宋   字:以道   籍贯:因慕司马光之为   生辰:1059年—1129年

晁说之[chaoyuezhi](1059年—1129年),字以道、伯以,因慕司马光之为人,自号景迂生。先世世居澶州(今河南濮阳),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迥玄孙。生于宋仁宗嘉祐四年,卒于高宗建炎三年,年七十一岁。
猜你喜欢

杏花画眉

红杏花开好鸟啼,章台走马未归时。

螺青钿合蛛丝满,谁画春山八字眉。

(0)

京华秋兴·其二

病怜归计苦难成,形影萧然在帝京。

中世功名殊不易,残年去就自须轻。

宝符临代胡应遁,玉马朝周客已盈。

未睹金根还紫禁,菊花何意向人明。

(0)

钓鱼图·其三

溪上春云与浪飞,溪头春水鲚鱼肥。

野人只是閒无事,日出船来月出归。

(0)

春阴偶作寄定山

浩浩川流疾,冥冥岭树阴。

共怜春错莫,更觉老侵寻。

宿雨衰花气,朝阳绝鸟吟。

谁能尽天道,俛仰此怀深。

(0)

有怀世卿·其三

伏枕庐山下,春怀惨不舒。

哀弦久去耳,风韵今何如。

灼灼花自媚,嘤嘤鸟相娱。

高台夕流盼,古道行人疏。

(0)

杂感三首·其二

孟冬天气肃,朝霜被芜莱。

寒泉细无声,鹈晙鸣何哀。

迟迟岁华晚,芳意忽已摧。

抚景生感伤,幽思何能裁。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