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晓 公 归 庭 山 唐 /孟 郊 庭 山 何 崎 岖 ,寺 路 缘 翠 微 。秋 霁 山 尽 出 ,日 落 人 独 归 。云 生 高 高 步 ,泉 洒 田 田 衣 。枯 巢 无 还 羽 ,新 木 有 争 飞 。兹 焉 不 可 继 ,梦 寐 空 清 辉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翠微(cuì wēi)的意思:形容景色美丽、宜人。
高步(gāo bù)的意思:以高的步子行走,形容行走的姿势高傲自信,也可比喻行事高傲自负。
还羽(hái yǔ)的意思:指重新得到自由,摆脱困境,恢复自由身份。
霁山(jì shān)的意思:指天空明朗,山峦清晰可见的景象。比喻事情明朗,问题解决,困境消除。
梦寐(mèng mèi)的意思:梦寐是指在梦中或者在睡眠中的时候都在想着某个人或者某个事情。
木有(mù yǒu)的意思:没有
崎岖(qí qū)的意思:形容道路或情况艰难、坎坷。
清辉(qīng huī)的意思:明亮的光芒
秋霁(qiū jì)的意思:指秋天天空晴朗明净,没有一丝云彩。
日落(rì luò)的意思:日落,太阳从地平线下降,天色渐暗的现象。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事物或人的衰落、结束或消亡。
田衣(tián yī)的意思:指穿着朴素、简朴的衣服。
田田(tián tián)的意思:形容庄稼长势茂盛,丰收的样子。
- 翻译
- 庭院中的山峦多么崎岖不平,寺庙的道路沿着青翠的山腰延伸。
秋雨过后,山色尽显,太阳落山时,只有我独自归去。
我在高处行走,云雾缭绕,泉水洒湿了我的衣裳。
枯败的鸟巢中没有归鸟,新生的树木却争相展翅飞翔。
这样的美景无法延续,只能在梦中追寻那清冷的光辉。
- 注释
- 庭山:庭院中的山。
崎岖:崎岖不平。
寺路:寺庙的道路。
翠微:青翠的山腰。
秋霁:秋雨初晴。
尽出:全部显现。
日落:太阳落山。
人独归:独自回家。
云生:云雾升起。
步:行走。
泉洒:泉水洒落。
田田衣:形容衣裳湿润。
枯巢:枯败的鸟巢。
无还羽:没有归鸟。
新木:新生的树木。
争飞:争相飞翔。
兹焉:这里。
不可继:无法延续。
梦寐:梦境。
空清辉:清冷的光辉。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古寺的秋日景象,充满了静谧与孤独的情调。开篇“庭山何崎岖,寺路缘翠微”写出了山势的崎岖不平和通往寺院的小路两边长满了苍翠欲滴的草木,给人一种幽深宁静的感觉。
接着,“秋霁山尽出,日落人独归”透露出秋天晴朗的天气使得山势更加清晰可见,而诗人却在太阳下山后一个人孤独地返回,这种情景不仅表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流露出诗人的孤寂与哀愁。
“云生高高步,泉洒田田衣”则是对山中云雾和泉水的描写,云气在高处缓缓生成,每一步都仿佛踏在云端,而泉水滴落如同衣物一般,渲染出一幅生动的山野景象。
“枯巢无还羽,新木有争飞”中,“枯巢”指的是老鹰的巢穴,而“还羽”则是归巢的意思,这里表达了老鹰已经不再返回它们的巢穴;而“新木”指的是新的树木,“争飞”则是指小鸟在枝头争相飞鸣。这样的对比强调了时间流逝和生命更新的主题。
最后,“兹焉不可继,梦寐空清辉”表达了诗人面对眼前的美景却感到无法长久驻足,只能在梦中寻找那份清净与明亮。这里“兹焉”意味着此地,此时,而“梦寐”则是指梦境和安睡,“空清辉”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清明之感。
整首诗通过对山野秋景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美景的留恋,以及对于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闻雁
我性爱风竹,历耳如筦弦。
两日偶不闻,但见青摩烟。
半夜意展转,时闻雁翩翩。
未能叫云月,而我独不眠。
抱被夜徙榻,空堂秋山连。
亦有鸥鹭栖,历历鸣更传。
为汝饮一杯,问汝以一言。
不居芦苇中,乃巢苍翠巅。
萧萧西风多,一等菰蒲寒。
远来有相伴,汝等岂不贤。
不觉点急急,难通意惓惓。
振翼忽飞去,江湖水连天。
和韵题茧庵
荣枯翻覆手,生死出入息。
那将有限身,苦作无俚画。
譬彼三眠蚕,已足三食力。
作茧聊自藏,随化各有适。
石椁翁固痴,锸埋儿作剧。
忆昨办同穴,物理念终极。
斸地号茧窝,开径延友益。
今闻梅山作,真得曹溪滴。
袖手将诗坛,忘形规寿宅。
达观接前脩,美意非毒腊。
智愚虽相较,今古归一识。
何当访此老,同为逆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