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树啼归鸟,岩花献野麛。
泉从檐际落,月到榻前低。
这首清代诗人了禅的《赠九华山几谷上人》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山中隐居景象。上人高居于山中,其居所与众不同,仿佛与周围的群山有所隔绝。庭前的树木中,归巢的鸟儿发出啼鸣,增添了自然的生机;岩花则似在向这位上人献上野生的小兽,象征着山林的敬意。
诗人通过“泉从檐际落”一句,描绘出水声潺潺,仿佛自屋檐滴落,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而“月到榻前低”则暗示夜晚的降临,明亮的月光如亲临榻前,烘托出上人修行之地的清幽和祥和。
最后两句“妙悟禅那意,青云自有梯”,表达了对上人深刻禅悟的理解,认为他已领悟到超脱尘世的智慧,如同攀登青云,直通佛道之境。整首诗以景写人,寓禅意于山水之中,展现出对高僧修行生活的敬仰和赞叹。
桐溪恩上人,留遗盈束纸。
初疑龙蛇奋,不敢傲睨视。
呜呼汶阳翁,父子传心旨。
手泽落世间,枯尽几砚水。
言言关世运,字字穷物理。
悲风飒双鬓,涕泪挥不止。
思超汉魏高,人可晋唐似。
逸态出天然,凛若对英峙。
此时吟啸者,跌荡何可比。
卷舒手不停,光芒射桯几。
下取防六丁,急寘空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