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来觉寺遥,乍歇看山暝。
惆怅未眠人,空斋几回听。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高启的《闻钟》,描绘了夜晚听到远处寺庙钟声的情景。首句“迢迢烟际发”形象地写出钟声穿透云烟,从远方传来,给人以悠远之感;“隐隐岩中应”则暗示钟声在山岩间回荡,增添了几分神秘和深沉。接着,“初来觉寺遥”写诗人初闻钟声时对寺庙距离的感知,而“乍歇看山暝”则描绘出随着钟声渐止,夜色更显浓厚。
诗人通过“惆怅未眠人”表达了自己因钟声而难以入眠的内心情感,流露出淡淡的孤寂与落寞。最后,“空斋几回听”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感,诗人独自在空寂的斋室里反复聆听,让钟声成为一种心灵的陪伴和思绪的寄托。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钟声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夜晚听闻钟声时的内心世界,富有诗意和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