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高十丈独株松,下有仙人旧履踪。
《妙香院僧堂后路直临溪石台古松蟠其上松之下有足迹及石穴三十馀浅容杯水问僧云自昔葛洪鍊丹种桃于此穴乃丹灶其数三十有二适与龟峰相应亦谓足迹为仙人迹又有云日光照石壁隐若青红盖桃影云作两绝·其一》全文
- 注释
- 台:高台。
独株松:孤零零一棵松树。
仙人:古代神话中的长生不老之人。
旧履踪:昔日的足迹。
三十二窠:三十两个。
丹灶:炼丹炉。
在:存在。
应:对应。
龟峰:地名,可能指某个有象征意义的山峰。
- 翻译
- 高台上孤零零一棵松树,足见仙人的足迹曾在此
周围有三十两个炼丹炉,数目对应着龟峰的传说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古老的景致,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堂后的石台和古松的独特风貌。诗人赵蕃站在十丈高的台上,眼前是一棵盘旋的老松,似乎承载着仙人的历史痕迹。台下有三十多个丹灶,数目恰好与龟峰相对应,增添了神秘的道教色彩。更有传说,这些丹灶是葛洪炼丹和种植桃树的地方,而脚印被认为是仙人的踪迹。阳光照射在石壁上,青红交错,仿佛是桃影的幻象。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神话传说,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体现了宋代文人对道家文化的崇尚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游龙门分题十五首·鸳鸯
画舷鸣两桨,日暮芳洲路。
泛泛风波鸟,双双弄纹羽。
爱之欲移舟,渐近还飞去。
游龙门分题十五首·鱼罾
春水弄春沙,荡漾流不极。
笭箵苦难满,终日沙头客。
向暮卷空罾,棹歌菱浦北。
余昔留守南都得与杜祁钱唱和诗有答公见赠二
掩涕发陈编,追思二十年。
门生今白首,墓木已苍烟。
报国如乖愿,归耕宁买田。
此言今始残,知不愧黄泉。
与谢三学士唱和八首·和龙门晓望
雾蒙蒙,晓望平,悠然驱马独吟行。
烟岚明灭川霞上,凌乱空山百鸟惊。
早春南征寄中诸友
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
芳林逢旅鴈,候馆噪山鸦。
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
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