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浪漫的夜晚景象。首句“小院草盈尺”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小院内草长莺飞的自然风光,虽是寻常之景,却为后续画面铺垫了背景。次句“清砧月一钩”则将画面引向夜空,一轮新月如钩悬于天际,与院中的砧声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不失生机的氛围。
接着,“酒酣眠露下”一句,诗人通过自己的行为活动,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内容。在这样的夜晚,诗人饮酒至微醺,然后在露水轻拂的户外沉沉睡去。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诗人的闲适与自在,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最后,“河汉向人流”一句,将视线从地面转向天空,银河仿佛在流动,与地面上的人形成了一种奇妙的互动。这种景象既是对自然界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表达了他对宇宙和谐与美的深深感悟和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夜晚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内心的宁静平和,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松江送处州奚使君
吴越古今路,沧波朝夕流。
从来别离地,能使管弦愁。
江草带烟暮,海云含雨秋。
知君五陵客,不乐石门游。
山鹧鸪
山鹧鸪,朝朝暮暮啼复啼,啼时露白风凄凄。
黄茅冈头秋日晚,苦竹岭下寒月低。
畬田有粟何不啄,石楠有枝何不栖?
迢迢不缓复不急,楼上舟中声闇入。
梦乡迁客展转卧,抱儿寡妇彷徨立。
山鹧鸪,尔本此乡鸟。
生不辞巢不别群,何苦声声啼到晓。
啼到晓,唯能愁北人,南人惯闻如不闻。
中元日赠张尊师
偶来人世值中元,不献玄都永日闲。
寂寂焚香在仙观,知师遥礼玉京山。
挽曾国荃联
伟绩佐中兴,与文正公戡乱经邦,后先继美,同此忘身为国,称疾不遑,视事尚终朝,何期星陨台南,半壁长城失保障;
殊荣膺懋赏,比武乡侯鞠躬尽瘁,今古合符,惟予感遇怀恩,图报恒切,违颜方数月,讵料风传冀北。
一时大厦竟倾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