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花六首·其五》
《咏花六首·其五》全文
明 / 释函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风光撇眼我明知,花信频来暗自悲。

二十四番寸寸,安能更见楝花吹。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暗自(àn zì)的意思:心里想着,私下里做着。

寸寸(cùn cùn)的意思:形容非常仔细、一寸一寸地

风光(fēng guāng)的意思:指美丽的景色或者优美的环境。也指某人在社会上享有的声望和地位。

明知(míng zhī)的意思:明明知道,明明清楚。

四番(sì fān)的意思:四次;多次

二十四(èr shí sì)的意思:指人的能力、智慧或技能非常高超。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释函可所作的《咏花六首》之五,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自然景象的敏感捕捉,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深刻感悟。

首句“风光撇眼我明知”,以“撇眼”二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对眼前美好风光的快速掠过,仿佛在感叹时光飞逝,美景易逝。接着,“花信频来暗自悲”一句,将情感进一步深化,每当春风吹送着花信,带来新的生机与美丽,诗人却在内心深处感到一种莫名的悲伤。这种矛盾的情绪,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美好易逝的感慨。

“二十四番肠寸寸”,这里巧妙地运用了“二十四番”这一古代气象学中的概念,指一年中二十四节气的变化,象征着时间的流转。诗人用“肠寸寸”来形容内心的每一次感受,形象地表达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一次节气的更迭都让诗人的心灵经历了一次次微妙而深刻的触动。

最后一句“安能更见楝花吹”,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面对时光流逝、生命有限的无奈与哀愁。楝花作为春天的象征,其吹落的场景在诗人眼中既是美丽的,也是令人感伤的。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即将消逝的惋惜,也暗示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独特感悟,以及在面对时光流逝时的复杂情绪,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释函可
朝代:明

释函可(1611-1659),字祖心,号剩人,俗姓韩,名宗騋,广东博罗人。他是明代最后一位礼部尚书韩日缵的长子。明清之际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颂石头和尚草庵歌·其九

世人住处我不住,布施生天终陷坠。

灵光独耀更无馀,未达凡夫开眼睡。

(0)

颂古九十八首·其一

周匝无馀不著言,未离竺国意光圆。

廓然无圣谁饶舌,万古腾辉世莫传。

(0)

颂十玄谈·其六玄机

迥出三乘不假修,别传一句普天收。

扬眉早是相轻忽,妙得无心了便休。

(0)

金刚随机无尽颂·其六一相无相分第九

兰那行自周,空手把锄头。

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0)

野外即事

春暮仓庚鸣,农家语堪听。

雨旸不违时,麦高桑叶青。

烹豚酌清酒,庙中谢神灵。

田蚕杯珓好,欢声动林坰。

祭罢各分散,群鸟啄馀腥。

(0)

悠悠万里行

悠悠万里行,河畔草青青。

青草有衰歇,远行无期程。

秦既灭六国,驱民筑长城。

长城三千里,将以限胡兵。

城边沙水寒,饮马马悲鸣。

筑夫困久役,谁无乡土情。

父母念孝养,室家叹孤嬛。

万一死于筑,白骨空支撑。

膏血脂草莽,魂魄亦飘零。

苦哉筑城人,举杵无乐声。

仁守国自固,不仁祸斯宏。

祖龙不知此,纵暴劳苍生。

高明鬼瞰室,天道常恶盈。

长城徒高高,不救秦祚倾。

岂若唐虞君,垂衣燕泰宁。

至德亘万古,巍巍不可名。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