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段诗文是出自北宋时期的宴会歌辞,专门用于郊庙祭祀之际。从文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颂扬神明、庆祝吉祥的诗句。
“惟时素秋,肇举元祀。”表达了在一个清新的秋天,人们开始进行一种原始而又重要的祭祀活动。这里的“素秋”四字,描绘出一幅秋高气爽、万物滋润的画面,而“肇举元祀”,则指的是对远古时代祖先或神灵的祭祀活动。
“礼备乐作,降登有数。”说明在这种庄重而隆重的场合下,人们已经准备好了所有的礼仪和音乐。这些礼仪不仅是为了表达敬意,更是为了迎接那些能够带来福佑的神灵。这里的“降登有数”,则意味着神灵的降临是可以预见、并且是有规律可循的。
“洋洋在上,神既来止。”诗人通过这几句话传达了祭祀现场的一种超然和神圣。"洋洋在上"形容的是一种宏大而又高远的气氛,而"神既来止"则表明当神灵到来时,一切都将达到一个完美的境界。
“神之格思,锡我繁祉。”这里,“神之格思”指的是神灵降福的心意,而“锡我繁祉”则是诗人对这种祝福的期待和感激。"锡"字在此处意味着赐予或恩赐,这里的"繁祉"自然而然地传达了一种深厚且丰盛的吉祥之意。
总体来看,这段诗文通过对祭祀活动的描绘,表达了古人对于神灵的敬仰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它不仅展现了当时人们对于宗教信仰的虔诚,也反映出那个时代的文化和哲学思想。在艺术风格上,这种诗文通常庄重、典雅,充满了古人特有的修辞和想象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苦寒行
野色苍苍向冬末,朔风如箭肌如割。
纥干冻雀何处飞,贫子凛栗无毛褐。
层冰嵯峨川不流,长河屡日停行舟。
芦苇萧然蔽白屋,谁其居者心怀愁。
曲突无烟饥欲死,昼伏藜床冷难起。
但闻男啼并女号,南邻北舍皆相似。
向晚纷纷云复飏,嘹嘹呖呖群雁翔。
白草未归沧海上,黄云谁猎阴山傍。
古来烈士多耿介,饥寒不若刀死快。
目今天子正思才,?中留得吴钩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