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太傅平章魏公咸淳庚午冬大雪遗安抚潜侍郎·其一》
《和太傅平章魏公咸淳庚午冬大雪遗安抚潜侍郎·其一》全文
宋 / 卢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天花六出瑞午林,公溥明通化心

农望丰年兆朕,物涵生意怀任

兔围奕奕圭璧,薇戍霏霏咏昔今。

擎重老枝长玉立主张阳类群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霏霏(fēi fēi)的意思:形容烟雾、云气等密集而纷杂。

丰年(fēng nián)的意思:指农作物丰收的年景,也用来形容事业或生活充满丰富和富裕的状态。

圭璧(guī bì)的意思:指珍贵的东西或人才。

化心(huà xīn)的意思:改变态度,转变心意。

怀任(huái rèn)的意思:怀才不遇,心怀忧虑。

六出(liù chū)的意思:指一个人出走多次,离开原地的次数较多。

明通(míng tōng)的意思:指理解事理明白,通达一切。

群阴(qún yīn)的意思:指多个阴暗的势力、势倾朝野的人物联合起来,形成强大的势力。

生意(shēng yì)的意思:指商业活动、经营事务。

天花(tiān huā)的意思:形容言辞夸大,夸张不实。

阳类(yáng lèi)的意思:阳类是指具有阳性特征的事物或人群。在中国文化中,阳性代表着阳刚、积极、热情等特质。

奕奕(yì yì)的意思:形容光亮、有光彩。

玉立(yù lì)的意思:形容人的姿态美丽、挺拔。

造化(zào huà)的意思:指人事物的变化或转变,特指突然发生的变故或意外情况。

兆朕(zhào zhèn)的意思:指征兆祥瑞,预示吉祥如意。

主张(zhǔ zhāng)的意思:表示坚决支持或拥护某种观点或立场。

注释
瑞午:端午节,古人认为此时天气炎热,天地阳气最盛。
公溥:可能是诗人的尊称或某位官员的名字。
造化心:指大自然的规律和智慧。
兆朕:吉兆,预示着君王的德政。
奕奕:形容光彩鲜明的样子。
圭璧:比喻珍贵的物品或人才。
薇戍:可能是指薇草戍守边疆,象征守护和历史。
玉立:形容树木高大挺拔。
杜群阴:驱散阴暗,比喻维护光明和正义。
翻译
瑞午时节,林中天花盛开,公溥的心智明亮通达,仿佛与自然造化相通。
农夫期盼丰收的年景,这预示着君王的德政吉祥,万物都充满生机,寄托着他的责任。
兔子围绕,如同瑰宝般光彩夺目,薇草戍守,歌咏着过去和现在。
老树枝繁叶茂,如玉柱般挺立,他主张阳刚,以驱散阴暗,引领群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和谐繁荣的景象,天花六出象征着吉祥之兆,而“公溥明通造化心”则表达了对君主或上级的颂扬之情。诗人通过“农望丰年知兆朕”表达了对于丰收和国家安宁的美好愿景,同时也反映出对农业生产的关注和期待。

在“物涵生意总怀任”一句中,诗人表现出了对万物更新和生命力旺盛的赞美,以及对自然赋予的责任感。接下来的“兔围奕奕誇圭璧,薇戍霏霏咏昔今”则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文化传承的尊重与回忆。

最后,“擎重老枝长玉立,主张阳类杜群阴”一句中,诗人运用生动的意象来形容树木的坚韧和生命力,以及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和谐、繁荣以及历史文化传承的深刻体悟和情感表达。

作者介绍

卢钺
朝代:宋

卢钺,别名卢梅坡,宋朝末年人,具体生卒年、生平事迹不详,存世诗作也不多,与刘过是朋友,以两首《雪梅》流芳百世。
猜你喜欢

王三十七自京垂访,作此送之

失乡迁客在天涯,门掩苔垣向水斜。
只就鳞鸿求远信,敢言车马访贫家。
烟生柳岸将垂缕,雪压梅园半是花。
惆怅明朝尊酒散,梦魂相送到京华。

(0)

陪郑王相公赋筵前垂冰,应教依韵

窗外虚明雪乍晴,檐前垂霤尽成冰。
长廊瓦叠行行密,晚院风高寸寸增。
玉指乍拈簪尚愧,金阶时坠磬难胜。
晨餐堪醒曹参酒,自恨空肠病不能。

(0)

北苑侍宴杂咏诗·竹

劲节生宫苑,虚心奉豫游。
自然名价重,不羡渭川侯。

(0)

蒙恩赐酒旨令醉,进诗以谢

明光殿里夜迢迢,多病逢秋自寂寥。
蜡炬乍传丹凤诏,御题初认白云谣。
今宵幸识衢尊味,明日知停入閤朝。
为感君恩判一醉,不烦辛苦解金貂。

(0)

北苑侍宴杂咏诗·菊

细丽披金彩,气氲散远馨。
泛杯频奉赐,缘解制颓龄。

(0)

从兄龙武将军没於边戍过旧营宅作

前年都尉没边城,帐下何人领旧兵。
徼外瘴烟沉鼓角,山前秋日照铭旌。
笙歌却返乌衣巷,部曲皆还细柳营。
今日园林过寒食,马蹄犹擬入门行。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