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避乱(bì luàn)的意思:躲避危险或困难
不住(bú zhù)的意思:不停止、不断、连续不断
辞家(cí jiā)的意思:辞去家庭职务或离开家庭。
观色(guān sè)的意思:观察别人的表情和神态来判断其情绪或意图。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流水(liú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源源不绝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事物连续不断、不停地发生。
片月(piàn yuè)的意思:指短暂的时间,特指一个月的时间。
色相(sè xiàng)的意思:指人的容貌、气色或事物的色彩、外表。
随流(suí liú)的意思:跟随主流或大众的思想、行为或潮流。
天书(tiān shū)的意思:指难以理解或难以解读的文字或符号。
五天(wǔ tiān)的意思:形容时间很短暂,转眼即逝。
下礼(xià lǐ)的意思:表示恭敬地行礼或表示恭敬地对待他人。
新诗(xīn shī)的意思:指创作于近代的诗歌形式,与古代诗歌形式相对。
余生(yú shēng)的意思:指人的剩余的一生,也可以指人生的最后阶段。
月池(yuè chí)的意思:指月亮倒映在池塘中的景象,比喻美好的景色。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释子良圮远离尘嚣,遁入佛门的生活状态。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释子良圮在寺庙中的修行生活。首句“辞家译遍五天书”,透露出释子良圮对佛法的虔诚与执着,他不仅研读佛经,更是在翻译佛典的过程中深入理解佛法的精髓。接着,“避乱聊寻废刹居”一句,点明了释子良圮选择寺庙作为避世之所的原因,或许是出于对社会动荡的逃避,或是为了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片月池中观色相,千花塔下礼清虚”两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宁静致远的氛围。月光洒在池面上,映照出水中倒影,仿佛是佛家所说的“色即是空”的体现;而在千花塔下,释子良圮以恭敬之心礼佛,表现出他对清净之境的向往和追求。
“行随流水因斋后,坐得新诗是偈余”则进一步描绘了释子良圮在日常生活中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斋饭之后,他随水而行,感受自然之美,灵感涌现之时便即兴作诗,这些诗作仿佛是他心灵的咏叹,是对佛法的感悟与表达。
最后,“看说到城还不住,余生汨汨竟何如”表达了释子良圮对于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感,以及对自身修行之路的深思。他虽然身处寺庙,但内心仍充满对世俗世界的关注,对未来充满了未知的期待与忧虑。
整首诗通过对释子良圮修行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对现实世界的眷恋与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大司空鹤山李公完名卷
造物靳全名,君子慎晚节。
颠冥利欲途,出处多玷缺。
我观鹤山翁,行志亦已决。
当其直道时,奸党共媒孽。
矫矫节乃见,知几保明哲。
其于视爵禄,何啻吹一吷。
皇心悯忠直,天语极谆切。
完名两大字,星日共昭揭。
云卧阅寒暑,甘心采薇蕨。
徵书复来朝,八座扬茂烈。
极知高世志,梦想故山月。
我怀仲山父,兹义久断绝。
俯仰千古情,临风且嚅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