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沙河县》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沙河县的自然环境与社会民生的现状,充满了对当时社会问题的深切关注和忧虑。
首句“十里浮沙一带河”,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沙河县的地理特征——一片广阔的沙漠边缘,一条蜿蜒的河流穿行其间。沙漠与河流的对比,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暗示了环境的脆弱与变迁。
次句“冬来惟是摄衣过”,描述了冬季人们在沙漠边缘行走的情景,只能裹紧衣物以抵御寒冷。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自然环境的严酷,也反映了人们生活的艰辛。
第三句“民间大欠耕桑地”,揭示了社会经济层面的问题。在这样的环境下,农民难以找到适宜耕作的土地,农业生产受到极大限制,直接关系到民众的生计。
最后一句“霖潦无端占却多”,表达了对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不满和担忧。霖潦,即暴雨洪水,本应是滋润大地的雨水,但在特定的地理条件下,却成了破坏力巨大的灾害,占据了原本可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加剧了社会的贫困与不稳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沙河县自然环境与社会民生的复杂面貌,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问题的深刻关切和忧虑,具有较强的社会现实意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夜读唐诸人诗多赋烽火者因记在山南时登城观塞上传烽追赋一首
我昔游梁州,军中方罢战。
登城看烽火,川迥风裂面。
青荧并骆谷,隐翳连鄠县。
月黑望愈明,雨急灭复见。
初疑云罅星,又似山际电。
岂无酒满尊,对此不能咽。
低头愧虎韔,零落白羽箭。
何时复关中,却照甘泉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