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即事》
《即事》全文
宋 / 王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云日散朝阴,清江更一临。

北堂无草积,南浦有波深。

春意芳树晴光动翠岑。

自惭机亦浅,劳起海鸥心。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北堂(běi táng)的意思:指朝廷或官署的宫殿大堂,也比喻高官显贵的居所。

春意(chūn yì)的意思:春天的气息或意味。

芳树(fāng shù)的意思:指品德高尚、声誉卓著的人。

海鸥(hǎi ōu)的意思:指人或物在困境中得到解救或摆脱困境。

南浦(nán pǔ)的意思:指江南地区的温暖和繁荣。也形容地方繁华,人口众多。

鸥心(ōu xīn)的意思:形容心胸宽广,慈悲为怀。

晴光(qíng guāng)的意思:指阳光明媚的天气,也用来形容事物的光明与美好。

清江(qīng jiāng)的意思:清澈的江河水流

散朝(sàn cháo)的意思:指朝廷政务不团结,各自为政,缺乏合作和协调的现象。

云日(yún rì)的意思:云日是一个描绘天空云彩和太阳相互映衬的景象的成语。它象征着美好的天气和幸福的时刻。

自惭(zì cán)的意思:感到自愧不如

翻译
云雾消散,清晨的阴霾退去,我来到清澈的江边再次漫步。
北屋前没有堆积的杂草,南边的水湾却深邃荡漾。
春天的气息充满着芬芳的树木,晴朗的阳光照耀着青翠的山峰。
我自觉才智浅薄,却因美景触动,如海鸥般心生劳顿的欢喜。
注释
云日:早晨的云雾。
散:消散。
朝阴:清晨的阴霾。
清江:清澈的江。
更一临:再次漫步。
北堂:北屋。
草积:堆积的杂草。
南浦:南边的水湾。
波深:水波深邃。
春意:春天的气息。
芳树:芬芳的树木。
晴光:晴朗的阳光。
翠岑:青翠的山峰。
机亦浅:才智浅薄。
劳起:触动。
海鸥心:如海鸥般的欢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景,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感慨。开篇“云日散朝阴,清江更一临”两句,写出了早晨云雾散去,阳光普照之下的江景,以及诗人再次来到江边的场景。这里的“更一临”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风景的喜爱,也暗示了一种淡然的心态。

接着,“北堂无草积,南浦有波深”两句,则是从不同角度描绘同一自然环境,北堂干净而南浦水波深邃。这样的对比,不仅强化了景象的立体感,也反映出诗人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春意饶芳树,晴光动翠岑”两句,则是对春天美好的描绘。“春意”指的是春天的气息,而“饶”字则形容了这春意如同恩泽一般充沛而又温柔地覆盖在花开的树木之上。而“晴光动翠岑”的“动”字,生动地表达了阳光照射在山峦之间所产生的移动和变化,这些都彰显出诗人对春天美景的欣赏。

最后,“自惭机亦浅,劳起海鸥心”两句,则是诗人内心的独白。“自惭”表达了诗人的自谦之情,而“机亦浅”则可能指的是诗人对于自己才华的自我评估。随后的“劳起海鸥心”,则是在说诗人虽然能力有限,但仍旧努力思考,就像海边的鸥鸟一样勤奋。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既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也有着对个人才华局限的自知之明。这种内心世界与外在自然环境相互映照,使得整首诗情意深远,境界清新。

作者介绍

王圭
朝代:隋朝

猜你喜欢

送郑君玉

西风黄叶下,送子以秋色。

彭蠡一归舟,关山远行客。

民思似秤平,郡戴如弦直。

交游亦难值,出语皆肝膈。

(0)

城东作

九江非吾土,久寓忘羁栖。

丘坟之所宅,舍此亦安归。

钱官最閒暇,因得治其私。

松楸郁在望,时复至郊圻。

驾言上东原,蔼蔼晨露晞。

草木新过雨,秀色可疗饥。

念此道旁民,散居在山蹊。

新秋百物熟,入城各有携。

芋迸紫卵壮,姜抽红笋肥。

欓香忆烹鲤,稻白想流匙。

养生无不有,美味仍及时。

此土遂可老,行当结茅茨。

云水有深约,尘埃无尽期。

人生适意耳,富贵亦何为。

(0)

车班班

车班班,入函关。马萧萧,渡渭桥。

关下游人不相识,桥边美酒留行客。

海阔天高云满空,风吹日暮还南北。

(0)

酒帘

百尺风外帘,常时悬高阁。

若誇酒味美,聊劝行人酌。

但浇愁肠宽,奚畏守犬恶。

客心方摇旌,逢此慰寂寞。

(0)

次韵高寿朋殿直喜雪·其二

挟风穿箔打窗纱,窗里人看窗外花。

喷玉流珠君岂羡,从来自是五侯家。

(0)

东坡先生挽词·其十一

大河当日决澶渊,横被东徐正渺漫。

城上结庐亲指顾,敢将忠义折狂澜。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