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故使制置阁学萧公挽章·其三》
《故使制置阁学萧公挽章·其三》全文
宋 / 薛季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履赐西州事可寻,税轺无在棠阴

忆参盛府巴峡,忍送灵輀凤林

语上故藏应笔鉴,家传清尚只龟琴。

自伤下走青衫少,恸哭无人知此心。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巴峡(bā xiá)的意思:指两山之间的峡谷,形容山势险峻。

凤林(fèng lín)的意思:指才华出众、杰出的人才聚集的地方。

家传(jiā chuán)的意思:指家族传承的东西,特指家族中代代相传的技艺、传统等。

灵輀(líng ér)的意思:形容思维敏捷、反应灵活的人。

青衫(qīng shān)的意思:指年轻人的衣着,也可指年轻人。

盛府(shèng fǔ)的意思:指繁荣富庶的家族或朝代。

棠阴(táng yīn)的意思:指树荫下的凉爽之处,也比喻高官显贵的庇护。

恸哭(tòng kū)的意思:痛苦地大声哭泣

无在(wú zài)的意思:无所不在意味着某种事物或现象无处不在,无法避免。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西州(xī zhōu)的意思:指远离中央政权的边远地区。

下走(xià zǒu)的意思:向下走,指下降或走下坡路。

应笔(yìng bǐ)的意思:指能够应对各种情况,灵活应变,有应变能力。

自伤(zì shāng)的意思:指自己给自己造成伤害或损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薛季宣为已故使制置阁学萧公所作的挽章之一,情感深沉,哀而不伤。诗人通过回忆与萧公的交往,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哀悼之情。

首联“履赐西州事可寻,税轺无在不棠阴”,以“履赐”、“税轺”等词语描绘了萧公在政务上的勤勉与贡献,以及他所到之处都留下了良好的政绩,喻以“棠阴”,形象地展现了萧公的德政如树荫般惠及百姓。

颔联“忆参盛府开巴峡,忍送灵輀入凤林”,追忆了与萧公共事的时光,以及他去世后灵柩被送往凤林的情景,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怀念和对逝者离去的不舍。

颈联“语上故藏应笔鉴,家传清尚只龟琴”,赞扬了萧公的文采与品德,他的遗言应当作为后世的笔鉴,而他的家族传承的清高风尚,仅以龟琴来象征,进一步凸显了萧公的高尚人格。

尾联“自伤下走青衫少,恸哭无人知此心”,诗人自伤于自己地位卑微,无法为逝者做出更多贡献,只能在心中默默哀悼,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和对自己无力相助的遗憾。

整首诗通过对往事的回忆和对逝者的缅怀,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逝者的尊敬之情,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挽歌。

作者介绍
薛季宣

薛季宣
朝代:宋   字:士龙   号:艮斋   籍贯: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   生辰:1134~1173

薛季宣(1134~1173),字士龙,号艮斋,学者称艮斋先生,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人,南宋哲学家,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17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
猜你喜欢

饮梅花下赠客

忆挽梅花与君别,终年梦挂南台月。

天涯溪上一尊酒,依旧风卮舞香雪。

高情绝艳两无言,玉笛冰滩自幽咽。

却怜造物太多事,更要和鼎调人舌。

浮生踪迹风花里,鼠壤珠宫孰优劣。

且当醉倒此花前,犹胜相思寄愁绝。

(0)

秋月

碾破鳞云皓月轮,银蟾著意露精神。

十分素魄高低印,一样寒光远近均。

触目冰壶无点翳,照人水鉴绝纤尘。

拟携玉斧乘风御,折桂归荣白发亲。

(0)

宗知客

虚明一念洗粉埃,眼在髑髅眉底开。

玉凤衔华春不老,金鸡唤月梦初回。

匣中古剑光干斗,壁上寒梭蛰破雷。

佛祖入廛成化事,那嫌榼?鼻头堆。

(0)

寿太师·其一

尧舜垂衣明日月,皋夔论道际风云。

须知天地生成德,间世真儒辅圣君。

(0)

次韵刘仙卿腊日喜雪·其二

腊祀祁年瑞雪飘,共知帝力最难消。

无边世界银为阙,不动根荄草变瑶。

人悦自然天意得,时和岂待乐声调。

月娥似更怜鲜洁,清影亭亭彻永宵。

(0)

次韵朱新仲省宿十首·其五

古井贮寒泉,清深不见底。

铜瓶下纤绠,辄辍斗升水。

取用亦不乏,馀冷冰颊齿。

人生消底物,悟此贵知止。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