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咏颜远句,却钟夷甫情。
夕枕断纨影,朝餐稀佩声。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为慰藉友人殷无美失去女儿而作。诗中以“殷生抱和璧,悠然掩柴荆”开篇,以和璧喻女儿之珍贵,柴荆则象征着家庭的朴素与宁静。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对女儿离世的深切哀悼。
“不咏颜远句,却钟夷甫情”,这里引用了颜延之和谢安(字安石,又称夷甫)的典故,颜延之是东晋时期的文学家,谢安则是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诗人在这里说,自己不会吟咏颜延之的诗句来表达哀思,而是像谢安一样,内心充满了对女儿的深情。这种情感的表达,既含蓄又深沉,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与不舍。
接下来的“夕枕断纨影,朝餐稀佩声”,描绘了失去女儿后的日常生活情景。断纨影,指的是夜晚枕边只有女儿的衣物或画像的影子,显得格外孤单;稀佩声,则是早晨餐桌上少了女儿佩戴的首饰的声音,生活中的点滴都成了对女儿的怀念。这两句诗细腻地刻画了失去亲人后生活的改变,以及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思念。
最后,“蒙庄亦难解,唯有诵无生”引用了庄子的思想,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生死轮回的理解。庄子认为,生命终将归于虚无,因此对于生死的离别,即使是哲学家庄子也难以完全理解。诗人在这里说,面对女儿的离世,连庄子也无法给出答案,只能通过诵读佛经《无生》来寻求心灵的慰藉。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在面对生死离别时的无奈与寻求解脱的心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失去女儿的深切同情,以及对生命、死亡的深刻思考,是一首情感丰富、寓意深远的作品。
暮雨关城独去迟,少年心事剑相知。
故人当路轻贫贱,倦客逢秋恶别离。
疏柳一旗江上酒,乱山孤棹道中诗。
水嬉散后湖亭废,此去烦君吊牧之。
南归犹落魄,北上已蹉跎。
草草官亭酒,劳劳客路歌。
亲知今日少,山水故乡多。
匕首空留在,酬恩竟若何?
玉堂罢直发如丝,华盖当头戴笠时。
丁令去来沧海变,人间零落鹤巢诗。
中郎身领仗,宿卫在承明。
旧射双雕落,新乘五马行。
红云遥魏阙,白水近穰城。
好劝诸年少,春来卖剑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