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在麓,跣则逐,居则肉。
《杂谣五首·其二》全文
- 鉴赏
这首诗以动物“兔”为题材,通过“麓”、“跣”、“逐”、“居”、“肉”等词语,构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首先,“兔在麓”,描述了兔子栖息于山麓的情景,山麓是兔子的自然栖息地,暗示着自由与自然的生活状态。
接着,“跣则逐”,“跣”意为赤脚,这里可能象征着兔子在追逐或奔跑时的状态,赤脚奔跑,形象地描绘出兔子灵活、迅速的动作特点。同时,“逐”字也暗示了兔子之间或兔子与其他生物之间的互动关系,可能是追逐食物、伴侣或是领地的争夺。
然后,“居则肉”,这句话似乎在描述兔子在休息或居住时的状态,这里的“肉”可能不仅仅指兔子的身体,也可能暗喻着兔子在休息时的平静、安逸,或者是对生活的满足和享受。整体上,这句诗传达出一种和谐共生、自然平和的生活态度。
综合来看,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兔子在自然环境中的生活状态,以及作者对这种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它不仅描绘了动物的生存细节,还蕴含了对宁静、自由生活的哲学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