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万(bǎi wàn)的意思:形容数量非常多,数量巨大。
丛生(cóng shēng)的意思:指草木茂盛地生长在一起。
菰蒲(gū pú)的意思:指人的性格或言行高尚,纯洁无瑕。
民田(mín tián)的意思:指人民的土地,代表着农民的生活和农业生产。
台下(tái xià)的意思:指在表演或演讲时,观众所在的位置。也泛指观众、听众。
凶年(xiōng nián)的意思:指年景不好,灾害频发的年份。
一物(yī wù)的意思:指一件事物或一个物品。
萑苇(huán wěi)的意思:指人才济济,众多杰出的人物。
自从(zì cóng)的意思:自从表示一个事件或情况开始以后一直延续至今。
作民(zuò mín)的意思:指人民、百姓。
- 注释
- 台下:指地势较低的地方。
瀰漫:充满,遍布。
百万湖:形容湖水极多。
丛生:密集生长。
萑苇:一种草本植物,也称荻或蒹葭。
菰蒲:菰和蒲,两种水生植物。
围作:围起来作为。
民田:百姓的农田。
凶年:灾害频繁的年份。
一物无:什么东西也没有收获。
- 翻译
- 台下湖水如百万之多,丛生的芦苇与菰蒲相伴。
自从这片土地围成农田后,每逢灾荒之年,什么也收不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广阔的水域与田园生活,通过对比凶年与丰年的不同,表达了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和对丰收的渴望。诗人以台下百万湖的壮观景象开篇,湖中的萑苇丛生,与菰蒲相伴,营造出一片生机勃勃的画面。
“自从围作民田后”一句转换了视角,从自然风光转向农事。这里的“围作民田”,指的是圈定土地作为耕种之用,表明诗人对农业生产的关注。而“每遇凶年一物无”则透露出在不利的自然条件下,即便是勤劳耕耘也难以获得满意的收成,反映了农业生产的艰辛与不确定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农事的反思,表现出诗人对土地、对自然的深切情感,以及对农民生活的同情。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见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归田乐引.题王石谷晴郊散牧图
散牧凉秋月。或树根、痒而摩者,或饮寒湫窟。
渡者,人立者,啼者,鸣者,喜则相濡怒相龁。
矜秋露毛骨,昂首森然如陵阙。
缘崖被坂,亏蔽满林樾。
驼一,塞马七,豕牛羊百三十,牧笛一声日西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