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雨吹及衣,远鸟飞始还。
预为明日谋,境逸心已殚。
东林(dōng lín)的意思:指东晋时期桓温、桓玄父子的势力范围,后来泛指权贵集团。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良知(liáng zhī)的意思:指人内心的良善、正直的道德心。
林阿(lín ā)的意思:指人多、物密集的地方。
明日(míng rì)的意思:指事物的光辉或美好只是短暂的,转瞬即逝。
适志(shì zhì)的意思:适合自己的志向或目标。
显默(xiǎn mò)的意思:显露出明显的默契或默不作声。
一身(yī shēn)的意思:指一个人身上具备了多种特质或才能。
宇宙(yǔ zhòu)的意思:形容某人或某物在某个领域内无人能及、无与伦比。
植杖(zhí zhàng)的意思:指人行走时用手或器物支撑身体,以支持自己的行动。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东林阿处的生活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首句“植杖东林阿,静看云弄山”描绘了隐士在林间植杖而坐,静静地观赏着云雾缭绕、山峦起伏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接着,“微雨吹及衣,远鸟飞始还”两句,以轻柔的雨滴和归巢的远鸟,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和谐,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宇宙托一身,适志良知难”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自我实现的追求,以及在浩瀚宇宙中寻求心灵寄托的渴望。然而,“预为明日谋,境逸心已殚”则透露出在享受当下宁静的同时,对未来有所忧虑的心态,体现了人在自然与内心之间的微妙平衡。
最后,“显默有大宜,君子操其端”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即在显赫与沉默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点,是智慧与修养的表现。君子应当懂得如何在不同的状态下保持内心的平和与清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在追求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和谐共存时所面临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