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刹石》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的《那刹石》。诗中描绘了诗人乘舟行于长江,经过三峡地区的情景。首句“七月下三巴”,点明时间与地点,即在七月时节,诗人自三巴地区出发。接着“孤舟近九华”一句,写出了舟行之孤独,同时也暗示了目的地九华山的临近。
“魂犹惊滟滪”,这里的“魂犹惊”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即将到来的险峻峡口——滟滪的恐惧与紧张。“滟滪”是古代对瞿塘峡的称呼,此处用以象征旅途中的艰难与挑战。最后一句“石更见那查”,则描述了在前行的过程中,又遇到了另一块名为“那查”的巨石,进一步强调了旅途的艰险和不平凡。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险境时的勇气与坚韧,以及对未知旅程的期待与敬畏。王十朋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壮丽的长江行舟图,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旅程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春和初迁坐堂中
九月天始霜,泽中多烈风。
东厢寻丈地,聊以安我躬。
薪炭南山来,地炉晨暮红。
二月春始和,如虫思奋蛰。
草堂虽褊小,门户随事葺。
辟窗对小山,峰嶂争嶪岌。
笔砚陈横几,图书罗矮床。
颉颃燕雀声,左右兰茝芳。
有时苦顽痹,杖藜寄相羊。
折花与弄水,自适亦何常。
饮酒近村
放翁睡多少行立,人扶往赴邻里集。
痛饮山花插鬓红,醉归棘露沾衣湿。
纱巾一幅何翩翩,庭中弄影不肯眠。
莫欺此老今衰甚,曾见高皇狩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