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不觉久,庭乌栖复啼。
灯前下黄叶,井上鸣莎鸡。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静坐时的深沉与宁静,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思绪与情感。
首句“夜坐不觉久”,点明了时间的流逝,诗人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不知不觉间已度过了一段时间。接着,“庭乌栖复啼”描绘了夜深人静时,乌鸦在庭院里栖息又啼叫的情景,既增添了夜晚的寂静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慨。
“灯前下黄叶”一句,将视觉与触觉相结合,通过黄叶从眼前飘落,营造出一种秋意渐浓的氛围,同时也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井上鸣莎鸡”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莎鸡在井边鸣叫,声音清脆,与周围环境形成鲜明对比,更显出夜晚的宁静与和谐。
“漏静风声细,帷空月影低”两句,运用了听觉和视觉的双重描写,漏壶滴水的声音显得格外清晰,微风吹过,带来一丝凉意;而帷帐空荡,月光洒落,显得格外柔和,整个画面充满了静谧之美。
最后,“城南有思妇,幽梦越辽西”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思妇在夜晚的幽梦中跨越辽阔的地域,与亲人相聚,寄托了诗人对亲情的深切怀念和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