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桥(cháng qiáo)的意思:指长而宽阔的桥梁。
防拒(fáng jù)的意思:抵御和拒绝。
关中(guān zhōng)的意思:关中是指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地理区域,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地方的中心地带。
化洽(huà qià)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融洽和谐,互相理解和亲近。
回銮(huí luán)的意思:指君主返回都城,也用来比喻回到原来的位置或状态。
鸡鸣(jī míng)的意思:鸡鸣是指天亮的时候,鸡鸣声响起,也比喻事情的真相或实情被揭示出来。
襟带(jīn dài)的意思:形容人的为人正直、廉洁,不受贪欲和外界诱惑的影响。
看马(kàn mǎ)的意思:指人在某种情况下表现得非常谨慎,小心翼翼,不敢有丝毫马虎之处。
连山(lián shān)的意思:形容山峦相连,连绵不断。
秦京(qín jīng)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秦朝的都城,也泛指古代中国的首都。
山险(shān xiǎn)的意思:形容山势险峻,难以通过。
上黄(shàng huáng)的意思:指人的脸色发黄或病态的样子。
省方(xǐng fāng)的意思:节省开支、减少浪费。
水平(shuǐ píng)的意思:水平指水面的平坦程度,引申为事物的水准、程度、能力等。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无事(wú shì)的意思:没有事情发生,平静无事
霞朝(xiá cháo)的意思:指太阳刚升起或刚落下的时候,天空呈现出美丽的霞光。
知化(zhī huà)的意思:指人才渊博,学问深广,具有广博的知识和高深的修养。
紫气(zǐ qì)的意思:形容吉祥、光明的气象出现。
- 注释
- 回銮:皇帝返回。
蒲坂:地名,古代河津渡口。
飞旆:飘扬的旌旗。
秦京:长安,古代中国首都。
雒上:洛水之上。
紫气:古代认为吉祥之气。
防拒:防守抵御。
连山险:连续的高山险阻。
长桥:长而宽阔的桥。
压水平:横跨水面。
省方:巡行四方。
化洽:教化普及和谐。
察俗:观察风俗。
时清:时代清平。
天下长无事:天下长期太平。
空馀:只剩。
襟带名:地名,形容地域广阔。
- 翻译
- 皇帝返回蒲坂,旗帜直指京城长安。
洛水上空黄云缭绕,关中之地紫气相迎。
早晨看到朝霞映照下的马匹颜色,夜晚听到鸡鸣报晓。
沿途山势险峻需严密防守,长长的桥梁横跨水面平衡两岸。
考察各地风调雨顺,体察民情感知世道清明。
普天之下长久安宁,只剩下地名彰显曾经的繁华。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皇帝巡幸归来的壮丽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安定与祥瑞气氛。诗人席豫以其精湛笔法,将帝王威仪与大自然之美融为一体。
"回銮下蒲坂,飞旆指秦京" 二句,描绘皇帝车驾缓缓返回蒲坂(今陕西大荔),旌旗飘扬,直指秦中都城。"雒上黄云送,关中紫气迎" 写出皇帝归来时,大地弥漫着祥瑞的黄云和紫气,彰显天人合一之美。
"霞朝看马色,月晓听鸡鸣" 两句,则从日常生活细节中捕捉到了早晨的景象,一方面观察马匹的颜色以辨别时辰,另一方面在月明星稀的夜晚聆听鸡鸣报晓。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宁静与有序。
"防拒连山险,长桥压水平" 描述的是皇帝巡幸途中的壮观景象和工程奇迹,既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力量,也衬托出君王威仪的宏伟。
"省方知化洽,察俗觉时清" 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皇帝圣明政治的赞美,认为皇上洞悉四方之事,能够感知民间疾苦,使得社会风气清新。
最后,"天下长无事,空馀襟带名" 一句,是全诗的高潮,也是诗人的理想寄托。表达了希望天下太平,无战乱之患,而自己则留下名字和功绩,如同闲暇时分穿着宽松的衣带。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精湛的艺术技巧,更通过对皇帝巡幸盛况的描绘,传达了一种理想中的政治清明与社会安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