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岩发怪想,登峰欲穷视。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变故(biàn gù)的意思:意外的变化或突发事件
补天(bǔ tiān)的意思:补天指的是修补天空,比喻极其伟大的事业或壮举。
不争(bù zhēng)的意思:不争指不争论、不争执,即不争辩或争吵。
达人(dá ré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非常擅长、精通的人。
妒忌(dù jì)的意思:指因为别人的优点或者得意之处而心生嫉妒之情。
而已(ér yǐ)的意思:表示某事物或某情况只是如此,没有其他更多的含义或价值。
力尽(lì jìn)的意思:力量消耗殆尽,无法继续努力。
炼石(liàn shí)的意思:将石头炼成金属,比喻通过努力和智慧,将原本不起眼的东西变得非常有价值。
能为(néng wéi)的意思:有能力、有才干
人心(rén xīn)的意思:指人们的思想、情感和意愿。
人力(rén lì)的意思:指人的力量或劳动力
水流(shuǐ liú)的意思:指水的流动。
所以(suǒ yǐ)的意思:因此,由此推断出的结果。
万状(wàn zhuàng)的意思:形容变化多端,无法预料。
万物(wàn wù)的意思:指世间的一切事物,包括人、物、事、理等。
无滞(wú zhì)的意思:没有阻碍或障碍,顺畅流畅。
无已(wú yǐ)的意思:没有止境,无法满足
已矣(yǐ yǐ)的意思:已经结束或已经完了
止水(zhǐ shuǐ)的意思:止水指停止水流,比喻使局势稳定,不再发展或扩大。
- 鉴赏
这首诗《杂诗(其七)》由明代诗人梁以壮所作,通过丰富的想象与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性的深刻洞察。
首句“炼石可补天,聚灰可止水”,运用神话传说中的元素,表达了人类对于自然现象的改造能力,同时也暗示了人类对于理想世界的追求。接下来,“人力尽能为,变故亦无已”则揭示了人类活动的无限可能与自然界变化的不可预测性之间的矛盾。
“水流不争高,乃安而无滞”通过水流的形象,寓意着一种平静、和谐的生活态度,强调了顺应自然、保持内心的宁静的重要性。随后,“入岩发怪想,登峰欲穷视”描绘了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精神,体现了人类对于知识和真理的渴望。
“吾心万状生,万物乃妒忌”这一句,诗人将内心的情感与外界的反应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复杂情感状态的理解,以及对世间嫉妒心理的反思。最后,“所以达人心,贵适而已矣”总结全诗,强调了达到心灵通达的关键在于适应与和谐,即“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探讨了人类与自然、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以及在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时,如何保持内心的平和与适应的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郡圃海棠初开追忆学士院玉堂后西轩此花最盛置酒有感
昔作瀛洲赏,今逢汶水春。
可怜无并色,来对始衰人。
温树遥知汉,仙桃尚记秦。
临樽如旧识,争忍判芳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