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甲辰岁大饥莆中民风八首·其二》
《甲辰岁大饥莆中民风八首·其二》全文
明 / 朱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甑以生尘突不黔,街头斗粟贵于金。

村庄男女多少,拆尽人父母心。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村庄(cūn zhuāng)的意思:指乡村、农村地区。

斗粟(dǒu sù)的意思:斗粟意指争夺粮食,比喻人们为了生存而争斗。

多少(duō shǎo)的意思:表示数量或程度的不确定,有时也表示询问。

父母(fù mǔ)的意思:指父亲和母亲,家长,也泛指父母亲属。

街头(jiē tóu)的意思:指在街道上,特指在大街小巷、市井之间。

尽人(jìn rén)的意思:尽力使人满意;竭尽所能为人做事。

男女(nán nǚ)的意思:男性和女性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生尘(shēng ché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长时间不使用而积灰尘,也比喻人长时间不接触外界而落后或陈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甲辰年份发生的大饥荒给乡村社会带来的严重后果。"甑以生尘突不黔",意指锅甑上积满灰尘,烟囱里的烟炱也不再变黑,暗示粮食极度匮乏,连炊烟都变得稀少。"街头斗粟贵于金"进一步强调了米价飞涨,一斗谷物的价格堪比黄金,生动展现了物价的极端波动和民生的困苦。

"村庄男女馀多少",通过询问村庄里剩余的人口,暗示了大量人口因饥饿而死亡或外出逃荒,家庭破裂,人口锐减。"拆尽人间父母心"则直击人心,表达了父母们在面对饥饿时的无奈与悲痛,他们的心仿佛被撕裂,为了子女的生存不得不做出难以抉择的牺牲。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饥荒对人民生活的巨大冲击,以及亲情在灾难面前的无奈与坚韧,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和深刻的社会批判意味。

作者介绍

朱浙
朝代:明   字:必东   号:损岩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486—1552

(1486—1552)福建莆田人,字必东,号损岩。嘉靖二年进士,授御史。帝亟欲尊生母,而群臣必欲帝母昭圣皇太后,浙亦上疏力争。帝怒,立捕至内廷,除名为民。有《天马山房遗稿》。
猜你喜欢

蓦山溪·其二和鹜州晏倅酴醾

天姿雅素,不管群芳妒。

微笑倚春风,似窥宋、墙头凝伫。

一春花草,陡觉更无香,悬绣帐,结罗巾,谁更熏沈炷。

可堪开晚,未放韶光去。

生怕糁庭阶,直不忍、苍苔散步。

会须开宴,满摘蘸瑶觞,何况有,绮窗人,娇鬓相宜处。

(0)

齐天乐·其一和周美成韵

后堂芳树阴阴见。疏蝉又还催晚。

燕守朱门,萤粘翠幕,纹蜡啼红慵剪。纱帏半卷。

记云亸瑶山,粉融珍簟。

睡起援毫,戏题新句谩盈卷。

睽离鳞雁顿阻,似闻频念我,愁绪无限。

瑞鸭香销,铜壶漏永,谁惜无眠展转。蓬山恨远。

想月好风清,酒登琴荐。一曲高歌,为谁眉黛敛。

(0)

饯赵可斋朝京

秋高秣马理征鞍,琴鹤相随上帝关。

已有声名闻草木,又将诗句动夷蛮。

金銮未赐金莲炬,玉陛将催玉笋班。

管取来年三二月,定看昼著锦衣还。

(0)

迟梅

尽道孤根逗暖回,缘何春至未胚胎。

东皇想是怜孤独,留与群芳作伴开。

(0)

十二月四日大雪就赐近臣宴饮即事

向夕同云布海涯,丰年呈瑞在京华。

相如赋就梁王苑,穆满歌传阿母家。

农亩三冬偏积润,朝衣六出旋成花。

天恩锡宴醉归处,几里香街覆玉沙。

(0)

岩桂

自从月窟得灵根,使擅人间众木尊。

万斛天香非世有,十分秋色至今存。

林高直接孤轮影,枝老休寻旧斧痕。

午夜楼头足心赏,天低风细欲飞魂。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