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雪中三英.梅花》
《雪中三英.梅花》全文
宋 / 史浩   形式: 古风

雪花大如毬,万木方枯愁。

绛衣孕珠颗,的皪枝南头。

风标孤挺游戏人境

白露微青,志已在金鼎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露(bái lù)的意思:指秋季时节,露水开始凝结成白色霜。

的皪(de lì)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行高尚,有德行。

风标(fēng biāo)的意思:指引风向的标志,比喻人物或事物的表现具有引导和示范作用。

孤挺(gū tǐng)的意思:形容孤独、独立挺拔。

绛衣(jiàng yī)的意思:指红色的衣服,也用来比喻妇女。

金鼎(jīn dǐng)的意思:指权势显赫、声名卓著的高官或重要职位。也用来形容事物的地位崇高、价值非凡。

人境(rén jìng)的意思:指人类的社会环境,也可以指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雪花(xuě huā)的意思:形容事物独特、繁多、丰富多样。

游戏(yóu xì)的意思:指娱乐、嬉戏、玩耍等活动。

孕珠(yùn zhū)的意思:指女性怀孕,胎儿在子宫中发育的过程。

珠颗(zhū kē)的意思:珠宝中的一颗珍贵的珠子,比喻珍贵或者重要的事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雪中梅花的美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梅花在冬日雪中的独特魅力。

首句“雪花大如毬”,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雪花之大,营造出冬日雪景的壮观氛围。接着,“万木方枯愁”一句,对比鲜明地突出了梅花在严冬中的生机与活力,与周围枯萎的树木形成对比,展现出梅花不畏严寒的坚韧精神。

“绛衣孕珠颗,的皪枝南头”两句,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梅花比作穿着绛红色衣服的女子,孕育着珍珠般的花蕾,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梅花的娇艳与纯净。同时,“的皪”一词,形容梅花绽放时晶莹剔透的样子,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

“风标信孤挺,游戏堕人境”则赞美了梅花独立不群的品格,即使在寒冷的冬日,也保持着自己的风骨与气节,仿佛在游戏人间,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洒脱与自由。

最后,“褪白露微青,志已在金鼎”两句,进一步揭示了梅花的内在品质。梅花在雪中褪去白色,露出微微泛青的颜色,象征着它经历了严寒的考验,最终展现出其内在的坚韧与高洁。而“志已在金鼎”则暗示梅花不仅外表美丽,更有着高尚的志向与追求,如同古代帝王所用的金鼎一般珍贵与尊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雪中梅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景色,更蕴含了对梅花坚韧不拔、高洁自守精神的赞美,以及对美好品质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史浩

史浩
朝代:宋   字:直翁   号:真隐   籍贯:明州鄞县   生辰:1106年—1194年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号真隐。明州鄞县人,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猜你喜欢

秋夜偶成六首·其六

潇潇寒雨满江楼,底事无端生百忧。

铁砚磨穿灯火夜,貂裘敝尽风霜秋。

五更空自听鸡舞,四海有谁持犗钩。

可羡当时张许辈,蒲萄宫里烂羊头。

(0)

村居四首·其四

局厌廛中隐,宽从野外居。

人情方密熟,礼数觉生疏。

悬榼空浮蚁,陈编扑蠹鱼。

客来纵谈笑,不必问吾庐。

(0)

舟中杂纪十首·其七

九日今朝是,凄凄多朔风。

黄叶浑未落,乌柏最先红。

对景情何已,怀人梦不通。

稻粱今岁薄,无奈北征鸿。

(0)

山水图

云气笼阴隔荔萝,吾家曾住石南坡。

秋风绕屋树声杂,夜雨落山溪水多。

每有渔樵共谈笑,且无车马得经过。

京师沙土眯人目,为尔传图情奈何。

(0)

送薛鹤斋真人代祀天妃还京

蓬莱宫里上卿班,代祀天妃隔岁还。

日绕五文皆御气,海浮一发是成山。

风霆夜护龙鸾节,云雾朝披玉雪颜。

圣渥既隆玄化盛,转输应尽入秦关。

(0)

雪梅春

睹尘世,人人尽总斗芳容。

衒珠珍金玉,绫罗锦乡情悰。

儿女妻孥共团聚,管弦歌舞趁时从。

没休歇,昨夜今宵,来晚重重。颙颙□□。

日常做,怎得回头省悟,深洒直待阴公。

取来恁则方忡。

千状悲颜钉心剑,百端愁思敛眉峰。

见追贴,慈番悔恨,难已藏踪。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