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画》
《画》全文
明 / 李东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步屧空林散夜凉,断桥斜带入溪霜。

仙家晚饭无烟火,犹记山中石髓香。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步屧(bù xiè)的意思:指行走时脚步不稳,摇摇晃晃的样子。

断桥(duàn qiáo)的意思:指桥断了,无法通行。比喻人际关系破裂或交往中断。

空林(kōng lín)的意思:指树木凋零,森林荒芜,没有生气。

石髓(shí suǐ)的意思:指人的头骨或尸骨,也比喻人的遗骸。

晚饭(wǎn fàn)的意思:晚饭是指在晚上吃的一餐饭食。

无烟(wú yān)的意思:没有烟雾,指环境清洁无污染。

仙家(xiān jiā)的意思:指仙人的家族或仙界的居住地。也用来形容人们生活得非常优雅、高尚,或者形容某个地方环境优美、令人向往。

烟火(yān huǒ)的意思:烟火是指烟雾和火焰,也用来比喻世间的红尘繁华和短暂的美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晚林间散步的清冷与静谧,以及对仙家生活的向往与想象。

首句“步屧空林散夜凉”,以“步屧”(轻步行走)开篇,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独自在空旷的林间漫步的情景,夜晚的凉意随着脚步散开,营造出一种清冷而悠然的氛围。这里的“空林”不仅指出了环境的空旷,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超脱。

次句“断桥斜带入溪霜”,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层次感。断桥横跨于溪流之上,斜斜地映入晨霜之中,既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又为整个场景增添了几分寒意和神秘感。这一句通过“断桥”与“溪霜”的结合,巧妙地将视觉与触觉的感受融为一体,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股淡淡的霜气。

第三句“仙家晚饭无烟火”,转而想象一个远离尘嚣、充满仙气的世界。在这里,仙家的生活似乎与世俗迥异,晚饭时分没有烟火的痕迹,或许意味着他们以自然之物为食,或是拥有超凡脱俗的能力,无需烟火烹饪。这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纯净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犹记山中石髓香”,则将思绪拉回现实,但又不完全局限于现实。诗人回忆起山中的石髓香气,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某种超凡体验的追忆。石髓香可能象征着某种神秘的力量或美好的情感,让人联想到仙境般的美好与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构建了一个既现实又超脱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作者介绍
李东阳

李东阳
朝代:明   字:宾之   号:西涯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生辰:1447年-1516年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猜你喜欢

过澶州阳桥有感

河水东赴海,还从天上回。

宁知今日波,还复前时来。

岸柳亦已荑,原田正莓莓。

念我平生欢,怅然使心哀。

(0)

自京师泛舟还郡作三首·其二

昔在马少游,抗志安故土。

其后庞德公,迹不践城府。

出乘款段马,身与麋鹿伍。

乡里称善人,妻子同陇亩。

人生资衣食,既足尚何取。

致求多赢馀,筋力但自苦。

(0)

绍隆院池上五首·其三

露蓼风蒲匝四阿,欠盘无数覆清波。

丁宁舟子徐移棹,枉碎池中绿锦窠。

(0)

句·其十

移家尚恐青山浅,隐几惟知白日长。

(0)

寄酬致政赵少师五首·其五

天台雁荡去寻真,往复秋冬过七旬。

不是君恩山岳重,肯教归作自由身。

(0)

禅僧重喜坚辞紫衣勉令承命

道场清净绝纤埃,云水中间丈室开。

莫把赐袍容易看,帝恩新自日边来。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