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班班(bān bān)的意思:各自为政,互不相让
不加(bù jiā)的意思:不增加;不添加
春思(chūn sī)的意思:形容对春天的思念之情。
担头(dān tóu)的意思:指担子的头部,比喻事情的重要部分或核心。
国望(guó wàng)的意思:指国家的前途和希望。
河间(hé jiān)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很远,彼此难以相见或联系。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加餐(jiā cān)的意思:指在正常的饮食时间之外额外增加一顿饭或食物。
客衣(kè yī)的意思:指外来的客人,也指外地来的人。
客程(kè chéng)的意思:指客人的行程或旅途。
历乱(lì luàn)的意思:历史经历的混乱和动荡。
马首(mǎ shǒu)的意思:指马的头部,常用于比喻事物的重要部分或首要位置。
鸣鸡(míng jī)的意思:指天亮的时候鸡鸣,比喻事情的开端或发生的征兆。
书卷(shū juàn)的意思:形容文章或书籍的内容丰富、博大精深。
衰鬓(shuāi bìn)的意思:形容年老衰老的容颜。
桃花(táo huā)的意思:桃花是指桃树开花的景象,常用来比喻美好的爱情或婚姻。
望乡(wàng xiāng)的意思:指思念家乡或故乡的情感。
望国(wàng guó)的意思:怀念祖国,思念家乡。
正是(zhèng shì)的意思:表示正好、正当、恰恰是。
中暑(zhòng shǔ)的意思:指因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而导致身体受热过度,出现中暑症状。
中寒(zhōng hán)的意思:中寒指寒冷的温度进入体内,使人感到寒冷。
朱帘(zhū lián)的意思:指红色的帘子,比喻美女。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河间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旅途的艰辛与内心的复杂情感。
首联“历乱鸣鸡夜未阑,客程何处不加餐”,开篇即点明了时间与地点,夜晚未尽,鸡鸣声声,诗人正行走在漫长的旅途中。这里的“历乱”不仅指鸡鸣的杂乱,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纷扰与不安。而“客程何处不加餐”则表达了诗人对旅途劳顿的无奈与感慨,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也需时刻保持清醒与坚韧。
颔联“担头书卷风时堕,马首桃花云并残”,进一步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象与诗人的心情。书卷在风中不时坠落,既象征着旅途的动荡与不易,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波动与思考。马首处的桃花与云朵,虽美却已残败,这既是自然界的季节更替,也是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
颈联“望国望乡春思杂,中寒中暑客衣难”,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与对国家的忠诚之情。春天的思绪交织在一起,既有对家乡的怀念,也有对国家的关怀。然而,旅途中的寒冷与酷热,使得客居他乡的衣裳难以适应,这也象征着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艰难与挑战。
尾联“河间正是班班地,衰鬓朱帘懒向看”,以“河间”这一地点为背景,点出了诗人的处境与心境。班班地,可能是指道路的坎坷或生活的困顿,与前文的艰辛相呼应。而“衰鬓朱帘”则是对诗人年华老去、生活疲惫的写照,表现出一种无奈与无力感。最后的“懒向看”则是一种自我安慰,也是一种对现实的妥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行走在河间道中的孤独、挣扎与对未来的迷茫,同时也蕴含了对故乡、国家的深情厚意以及对岁月流转、人生无常的深刻体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沁园春·其六
有个头陀,形等枯株,心犹死灰。
幸春山笋贱,无人争吃,夜炉芋美,与客同煨。
何处幡花,忽相导引,莫是天宫迎赴斋。
又疑道,向毗耶城里,讲席初开。这边尚自徘徊。
笑那里纷纷早见猜。
有尊神奋杵,拳粗似钵,名缁竖拂,喝猛如雷。
老子无能,山僧不会,谁误檀那举请哉。
山中去,便百千亿劫,休下山来。
题赵集贤桃源图
桃花开落一千年,落英墨泪红斑斑。
白雁飞来天地改,人间那复有桃源。
云树苍苍烟水暮,花开远近渺何处。
地坼天分了不知,一片赵家乾净土。
哀哉王孙泣迷途,渊明记载亦模糊,武陵仙境今则无。
莫谓仙境今世无,青溪红树在此图。
陇湟兵气秦人吁,傥可往者吾其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