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参请(cān qǐng)的意思:指向上级请示或请求指导。
禅房(chán fáng)的意思:指修行禅宗的地方,也可比喻清静幽雅的居所。
成佛(chéng fó)的意思:指修行者通过修炼,最终达到成为佛陀的境地。
除却(chú què)的意思:除去,排除
村落(cūn luò)的意思:指农村的聚居地,也用来形容偏僻、落后的地方。
道人(dào ren)的意思:道人指的是修行道德修养的人,也可以指道德高尚的人。
灯火(dēng huǒ)的意思:指夜晚的灯光,也用来比喻人们的生活、劳动和希望。
风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动乱中的烽烟和战火。
会须(huì xū)的意思:指能力高强,技巧娴熟。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升腾(shēng téng)的意思:形容火焰、烟雾等向上升起或向上升腾的样子。也可比喻事物发展迅速,迅速提升。
随例(suí lì)的意思:按照常例或规定行事。
咽津(yān jīn)的意思:形容非常渴望、迫切想要。
吟诗(yín shī)的意思:吟咏诗词。
总是(zǒng shì)的意思:始终如一,一直都是这样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的《和友人见寄三首》中的第三首。诗中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对友人寄赠的诗篇的感慨。首句“除却吟诗总是尘”以夸张的手法,强调了自己除了吟诗之外,其他事情都如同尘土一般不值一提,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洒脱态度。接着,“道人应笑可怜人”一句,诗人似乎在说给道人听,暗示自己虽有才华却未能得到道人的认可或理解,流露出一丝无奈与自嘲。
“固知参请能成佛,未到升腾且咽津”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成佛之路的理解与追求。他相信通过参悟佛法可以达到成佛的境界,但目前还未达到那种高度,只能暂时满足于内心的平静与修行。这里既有对佛教智慧的向往,也隐含着对自身修为的谦逊态度。
后半部分“村落风烟常似腊,禅房灯火已如春”描绘了一幅冬日村落与禅房内春意盎然的对比画面,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象征着诗人内心世界的转变与成长。即使外界环境寒冷如冬日,但在禅房内,心灵仿佛已经感受到了春天的温暖与生机。
最后,“会须随例餐䭔子,聊借明窗暂作邻”表达了诗人希望未来能够像其他僧侣一样,遵循规矩生活,同时期待与友人共享学习与修行的空间,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共同进步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我、对友情、对修行的深刻思考与感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真氏女
妾本相门女,少小颜如玉。
阿爷负官钱,鬻妾以自赎。
诗书不复理,学唱金缕衣。
当筵歌一曲,赢得锦缠归。
相君名世儒,闻歌忽惊讶。
相问始知因,矜怜重悲诧。
告官脱妓籍,礼送归名家。
纱窗理旧业,肯复歌淫哇。
昔为粪上英,今作闺中秀。
长安游冶郎,讵敢窥窗牖。
罗裾与象揥,淡然儒家妆。
良人词苑吏,不数羽林郎。
今宵复何宵,三星正当户。
喜极忽成悲,潸然泪如雨。
幽兰植粪壤,芳洁常猗猗。
妾身犹处子,郎君当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