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天公寄画山水》
《题天公寄画山水》全文
明 / 释函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身在山中不识山,何人泼墨柴关

雪深最好蹊径,竟入长松大壑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识(bù shí)的意思:不了解或不认识

柴关(chái guān)的意思:柴关指的是山间的小路,比喻险要的关口或难以通过的地方。

长松(cháng sōng)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行为正直,像松树一样挺拔坚强。

大壑(dà hè)的意思:形容巨大的差距或鸿沟。

泼墨(pō mò)的意思:指用墨水或油墨随意抹洒,形容文笔豪放激昂,不拘泥于形式。

蹊径(xī jìng)的意思:指狭窄的小路或不常走的道路。

松大(sōng dà)的意思:形容心情放松,不再紧张或担心。

最好(zuì hǎo)的意思:表示在某方面具备最高水平或最佳状态。

鉴赏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隐逸于世外的山水画卷。诗人身处山中,却仿佛置身于一幅由他人泼墨而成的山水画中,这种对比引发了对艺术与自然、主观与客观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身在山中不识山”,开篇即以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表达了诗人对于日常所见之景的独特感知。他身处自然之中,却仿佛与周围的山峦保持着某种距离,这不仅仅是物理上的距离,更是一种心灵上的隔阂。这种“不识山”的状态,暗示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独特理解和超越常人的审美视角。

接着,“何人泼墨寄柴关”一句,将诗人的思绪引向了艺术世界。这里的“泼墨”不仅指画家挥洒自如的笔法,更象征着艺术家通过作品传达的情感与意境。诗人仿佛在问:是谁,用他的画笔,将这份山林之美寄予了这扇柴门之后的世界?这一问,既是对艺术创作的赞叹,也是对艺术与自然之间微妙联系的探索。

“雪深最好无蹊径,竟入长松大壑间”则是对画面主体的描绘。在深雪覆盖之下,山林显得更加静谧与神秘,而“无蹊径”则强调了这种原始、未被人类触及的纯净之美。诗人似乎在说,正是在这片无人涉足的雪地与深林之中,隐藏着最纯粹、最真实的自然景观。而“竟入长松大壑间”则进一步展现了画面的深远与辽阔,长松挺立,大壑幽深,构成了一幅充满生命力与壮丽景象的山水图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艺术创作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与艺术、主观与客观之间复杂关系的独到见解。它不仅是一幅视觉上的山水画卷,更是一次心灵上的深度对话,引导读者去思考自然之美与艺术创造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个体在面对自然与艺术时的主观体验。

作者介绍

释函可
朝代:明

释函可(1611-1659),字祖心,号剩人,俗姓韩,名宗騋,广东博罗人。他是明代最后一位礼部尚书韩日缵的长子。明清之际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白沙驿三绝·其三

披席云同卧,盘餐雾共倾。

等是烟霞境,清梦绕南衡。

(0)

久客昭阳怀寄李石麓殿撰二首·其二

天上逍遥紫禁庐,海边唫望去鸿疏。

曾闻三殿开红仗,剧想千门迓綵舆。

起草应同东观侣,斋心好似曲山居。

明时次第为霖雨,不羡周南太史书。

(0)

甲子元日试笔作画兼题二绝句示家弟无垢是岁予五十将携家至武林有别业在皋亭桃花坞中山水佳处也·其二

黄村桥头树色深,遥怜入竹向山心。

能添草阁山腰里,李径桃蹊不用寻。

(0)

闻华从化诵李中麓乐府词有忆寄上四首·其三

东望山东中麓山,赤城霞送主人还。

忽闻醉里松风曲,恰似刘伶善闭关。

(0)

立春前夜宴张㠠山明府宅

城柝传闻客子夕,清樽一发便宜人。

巴江水汎云边腊,㠠岳天开雪后春。

避地衣冠从懒慢,惊时花鸟自逡巡。

愧知张翰留颜色,拟许卢敖隐钓纶。

(0)

闻吴吏部少槐哀仆乏嗣饬内入狱侍汤药四首·其四

晋室嵇中散,陈留蔡议郎。

弹琴神不去,续史恨何长。

惨淡悲千古,凄其滞此方。

翻思儿女意,断尽九回肠。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