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郊逢雨霁,遐迩皆奇瞩。
乱水浅塘分,归云众山簇。
芦滩未隐鹭,麦陇初呼犊。
睛色野潭明,孤烟寺楼矗。
抬级恣远眸,净碧手堪掬。
我当办閒身,来与清景逐。
不惜(bù xī)的意思:不计较付出,毫不吝惜
不独(bù dú)的意思:不仅仅,不只是
尘埋(chén mái)的意思:尘埋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意思是尘土掩埋,指被尘土所覆盖或掩藏。
成都(chéng dū)的意思:成都是中国四川省的省会城市,也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成都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地方繁荣、富饶,或者形容一个人才华横溢、多才多艺。
对枰(duì píng)的意思:对枰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指的是双方在某种竞争或较量中势均力敌、不分上下的状态。
膏沐(gào mù)的意思:指受到优厚待遇,享受荣华富贵。
孤烟(gū yān)的意思:形容孤立无援,独自一人。
归云(guī yún)的意思:指事物回归本源,恢复原状或原始状态。
金门(jīn mén)的意思:指权力、财富等非常重要的门槛或关口。
联骑(lián qí)的意思:联合骑马,指两人或多人共同骑马。
麦陇(mài lǒng)的意思:麦陇指的是麦子长得很茂盛的地方,比喻事物繁荣兴旺。
目笑(mù xiào)的意思:形容非常高兴,笑得眼睛弯成弯月亮。
泥污(ní wū)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被污染或玷污。
清景(qīng jǐng)的意思:指景色明净清爽,没有瑕疵。
人境(rén jìng)的意思:指人类的社会环境,也可以指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入帘(rù lián)的意思:指人进入帷幕之内,表示涉足非分之地。
山容(shān róng)的意思:指山的形态和容貌,也可用来形容人的气度和风采。
万象(wàn xiàng)的意思:形容事物繁多、变化无穷。
遐迩(xiá ěr)的意思:指遥远的地方。
新绿(xīn lǜ)的意思:指春天刚开始的时候,大自然的一切都呈现出新鲜翠绿的景象。
心仪(xīn yí)的意思:心目中所喜爱或向往的人或事物。
烟寺(yān sì)的意思:烟雾缭绕的寺庙。形容寺庙在山间云雾之中,景色幽美。
鱼鸟(yú niǎo)的意思:形容非常珍贵、稀有的事物或人。
远眸(yuǎn móu)的意思:形容眼神深远而有魅力。
障泥(zhàng ní)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被困在困境中,无法摆脱。
成都卜(chéng dū bǔ)的意思:成都卜是一个四字成语,意为“成就众多,富有成就”。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雨后登临江亭所见的春日郊野景色,充满了生机与活力。首句“春郊逢雨霁”点明了时节与天气变化,雨后的清新空气和明媚阳光为接下来的描写奠定了基调。
“遐迩皆奇瞩”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象的惊奇与赞叹,无论是远处还是近处,都充满了奇特的景色。接着,“乱水浅塘分,归云众山簇”描绘了水塘与群山在雨后的独特风貌,水面上的波纹与山峦的轮廓在雨后显得更加清晰,形成了一幅宁静而又生动的画面。
“不惜障泥污,联骑踏新绿”展现了诗人与同伴们不顾泥泞,兴致勃勃地骑马踏过新长出的草地,这一细节体现了他们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欣赏。
“芦滩未隐鹭,麦陇初呼犊”则通过芦苇滩上飞翔的白鹭和刚刚出生的小牛犊,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展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
“晴色野潭明,孤烟寺楼矗”描绘了晴朗天空下清澈的池塘与远处孤烟升起的寺庙,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
“抬级恣远眸,净碧手堪掬”表现了诗人站在高处,尽情眺望远方,仿佛能伸手触及那清澈碧绿的景色,表达了他对大自然之美的深深向往。
“不独山容润,万象如膏沐”强调了雨后的山川草木都显得格外滋润,整个世界仿佛都被雨水滋养得焕然一新。
“对枰忘人境,瞑照入帘速”描述了诗人沉浸在棋局中,忘记了外界的喧嚣,夕阳的余晖迅速透过窗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
“心仪金门隐,目笑成都卜”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成都的憧憬,暗示了他内心深处对于自由与宁静生活的追求。
“尘埋幸非深,鱼鸟亦已熟”可能是诗人对当时社会环境的一种感慨,虽然外界纷扰,但内心的世界依然纯净,鱼鸟相伴,自得其乐。
最后,“我当办闲身,来与清景逐”表达了诗人希望以悠闲的心态,追随这清新的景色,过上一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生活,体现了他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后春郊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反思。
骢马何处来,翩翩下霜台,七闽大道无尘埃。
袖中明月连城价,腹里琅玕柱石材。
闽山青峨峨,闽水净如练,露冕巡行历州县。
手持白简绣作衣,胆落金吾铁为面。
佐理由来有政声,纲纪百粤共澄清。
清如金茎云间之露白,澄似冰壶秋夜之月明。
山亦收其雾,川亦敛其滓,泰阶荧荧悬六星。
秋毫遥遥洞千里,列郡官曹亦如水。
忆昨霜威遍齐鲁,汶阳泰岳沾时雨。
又持玉节按闽荒,乡心几度梦浔阳。
方今天子多殊渥,暂遣遐陬访民瘼。
早晚功成列上台,令人更忆孙弘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