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歌子》
《南歌子》全文
清 / 陈曾寿   形式: 词

鸡唱将息乌啼苦吟

半床书蠹销沉,字里悽迷时遇少年心。

塞雪连三月,时花万金

年时刻意春深不见来春去感而今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半床(bàn chuáng)的意思:指夫妻之间感情不和,夫妻关系破裂。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春深(chūn shēn)的意思:形容春天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今(ér jīn)的意思:表示现在,目前,如今。

鸡唱(jī chàng)的意思:指黎明时分鸡鸣的声音,比喻事情即将发生或即将开始。

将息(jiāng xī)的意思:指停止行动或活动,暂时休息或调整。

刻意(kè yì)的意思:有意识地、特意地

苦吟(kǔ yín)的意思:指苦苦思索、默默忍受痛苦,用以形容人在困境中孜孜不倦地思考、努力。

来春(lái chūn)的意思:指春天的到来或春季的来临。

连三(lián sān)的意思:连续三次

年时(nián shí)的意思:指特定的年份或时期。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少年(shào nián)的意思:指年纪轻的男孩子或青年人。

时遇(shí yù)的意思:适逢时机,合适的时候遇到。

时刻(shí kè)的意思:时刻指每时每刻、始终如一的意思。

时花(shí huā)的意思:指只开放一瞬间的花朵,比喻时光短暂,转瞬即逝。

书蠹(shū dù)的意思:指藏书长时间不动,书籍上会滋生虫蛀,比喻书籍长时间不读不用,就会变得毫无价值。

万金(wàn jīn)的意思:形容价值非常高,无法估量的财物。

乌啼(wū tí)的意思:形容极度悲伤或凄凉。

销沉(xiāo chén)的意思:销:销毁,消除;沉:沉淀。销沉意为销毁、消除和清除。

鉴赏

这首《南歌子》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词人陈曾寿所作,以清晨景象和内心感受为背景,展现了词人的孤独与怀旧之情。首句“鸡唱催将息”描绘了黎明时分鸡鸣催促人们起床的情景,暗示新的一天即将开始。接着,“乌啼续苦吟”则通过乌鸦的叫声,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词人似乎在吟咏着内心的苦闷。

“半床书蠹共销沉”写的是满床书籍被虫蛀,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词人对知识的执着,同时也暗含了岁月蹉跎的感慨。“字里悽迷时遇少年心”进一步表达了词人沉浸在书的世界中,回忆起年轻时的心境,那时的情感更为真挚热烈。

下片“塞雪连三月”描绘了冬季漫长且寒冷的景象,可能寓言了词人生活的艰难或心境的孤寂。“时花抵万金”则运用夸张手法,强调了春天花朵的珍贵,象征着青春和美好的事物难以持久。

最后两句“年时刻意怕春深,不见春来春去感而今”直接抒发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恐惧和对春去春回无常的感慨,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无奈和对当下生活的深深反思。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寓情,通过自然景象和个人心境的对比,展现了词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深深思考。

作者介绍

陈曾寿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既别文显兄弟晚宿日光寺书怀寄之

别君当以诗,此物不充饥。

二事交为病,吾曹均坐兹。

欲谈殊烂熳,趣去苦凄悲。

晚宿投幽寺,翻思赴野期。

风灯半明灭,雨叶乱纷披。

安石畏作别,渊明当语离。

萍蓬居靡定,燥湿志难移。

问隐俱携弟,躬耕皆有儿。

怀哉衡泌乐,可以共栖迟。

(0)

简黄子耕

不见吾叔度,侵寻将六年。

林间迂子步,江上望余船。

会合信不易,往来成屡愆。

孤山梅未老,曷日访三贤。

(0)

琛卿坐上作

负郭有佳处,昔时来未曾。

梅高居竹表,石瘦倚兰层。

置酒能要我,哦诗更得朋。

醉挥君勿怪,明日吊溪藤。

(0)

曾耆英自太和携所录谢民师观妙诗文副以长句见惠次韵酬答

别时黄落问山风,见日清霜鸣哑钟。

二谢有诗皆可诵,七言兼与见传宗。

举幡故异司隶救,右袒徒闻吕氏从。

君独凄凉能过我,逢迎敢作谬为恭。

(0)

移官巴陵行有日矣书呈唐德舆程士和梁和仲于去非段元衡邢大声七首·其一

骤雨落还收,馀寒去却留。

飘零梅树底,髣髴杏梢头。

酒有连朝病,诗从一笑求。

平生湖海兴,又复具扁舟。

(0)

寄峡州使君郭郎中三首·其二

何处观文献,如公尚典刑。

诗先获麟作,字本换鹅经。

牛斗漫宝气,虚危须德星。

无为偃薄计,不晚诏除听。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