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巩 路 感 怀 唐 /吕 温 马 嘶 白 日 暮 ,剑 鸣 秋 气 来 。我 心 浩 无 际 ,河 上 空 徘 徊 。
- 翻译
- 马儿在傍晚的阳光下嘶鸣,秋意随着剑声显现。
我的心境广阔无边,在河边独自徘徊。
- 注释
- 马嘶:马匹发出嘶叫声。
白日暮:傍晚时分。
剑鸣:剑出鞘的声音。
秋气:秋天的气息。
我心:我的心情。
浩无际:广大无边。
河上:河边。
空徘徊:独自来回走动。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落寞孤独的意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首句“马嘶白日暮”,刻画了黄昏时分,一匹马儿发出了哀伤的声音,这不仅是时间流逝的象征,也是诗人心情的一种映射。
接下来的“剑鸣秋气来”则更增添了一份肃杀与悲凉。剑鸣,常用以形容秋风之声,它既有着冷酷无情的一面,也代表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而“秋气”,不仅指自然界中秋天特有的凉爽气息,同时也暗含了一种萧瑟、凄清的情绪。
第三句“我心浩无际”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一种浩瀚与无边,似乎他的情感如同大海一般广阔而又难以测度。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写照,也反映出诗人面对生活、自然和历史时所怀有的深沉情感。
最后一句“河上空徘徊”则是对这种复杂情绪最直接的体现。诗人站在河岸边,心中充满了无从排解的情愫,他的心在空茫茫的世界里游荡,不知何去,从而形成了一种深切的孤独感。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环境与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独立自我的情怀。诗人将自己的感受与自然景象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了一幅生动的意境画卷。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燕山八景·其五居庸叠翠
驻马居庸关,仰瞻军都山。
山深关隘险,石角泉潺湲。
昔之巡幸迹,今乃莓苔班。
尚遗千丈岚,苍翠不可攀。
朝随飞云出,晚逐归鸟閒。
片阴雨三尺,一日四序环。
北顾道阻长,风沙正漫漫。
内华而外夷,慨然起深叹。
三月十五日夜对月
春来海月圆三度,一月一圆看一处。
吴城雨落灯花稀,滁水风高花满树。
那知今夜客东昌,蓬窗坐纳星斗光。
月似两人还对影,人看三月转思乡。
乡路四千云汉外,后夜月圆何处在。
安得月圆长不亏,我身在家无别离。
送任云翰归省
青衫从事南来久,公馆烦忧托杯酒。
风吹酒醒忧不除,复泛扁舟访良友。
江上茅斋春草深,苍头抱琴来见寻。
手弄秋风未终曲,推琴且说南来心。
京国官事须给饷,故遣星驰促藩将。
三年坐守姑苏城,藩将愆期只骄横。
翩然拂袖天上归,鄞江日望云帆飞。
回首姑苏暗锋镝,至今未解西兵围。
世事浮云易翻覆,昔日遐征命当复。
岁月悠悠无奈何,犹仗冰弦写幽独。
况有慈亲倚门待,指点吾儿在东海。
菽水虽微难尽欢,鹤发垂垂几时在。
此言落耳何慨慷,此心可以明穹苍。
不失平生读书志,青天万里终高翔。
我送君行耿胸臆,安得承平似畴昔。
拟将北上献忠肝,几度出门行不得。
天子安居在丰镐,独倚中原致天讨。
君见总戎当苦言,竹破江南事须早。
《送任云翰归省》【明·乌斯道】青衫从事南来久,公馆烦忧托杯酒。风吹酒醒忧不除,复泛扁舟访良友。江上茅斋春草深,苍头抱琴来见寻。手弄秋风未终曲,推琴且说南来心。京国官事须给饷,故遣星驰促藩将。三年坐守姑苏城,藩将愆期只骄横。翩然拂袖天上归,鄞江日望云帆飞。回首姑苏暗锋镝,至今未解西兵围。世事浮云易翻覆,昔日遐征命当复。岁月悠悠无奈何,犹仗冰弦写幽独。况有慈亲倚门待,指点吾儿在东海。菽水虽微难尽欢,鹤发垂垂几时在。此言落耳何慨慷,此心可以明穹苍。不失平生读书志,青天万里终高翔。我送君行耿胸臆,安得承平似畴昔。拟将北上献忠肝,几度出门行不得。天子安居在丰镐,独倚中原致天讨。君见总戎当苦言,竹破江南事须早。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5067c68ec9bb990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