拈花寻放处,放处便生春。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宝花(bǎo huā)的意思:形容珍贵而美丽的花朵。
当下(dāng xià)的意思:指当前的时刻或现在的情况。
光明(guāng míng)的意思:指明亮、明亮,也指希望、美好的前景。
后来(hòu lái)的意思:表示时间或顺序上在之后或之后的阶段
花当(huā dā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表面看起来很好,实际上并不如外表所示。
金粟(jīn sù)的意思:形容美好的品质或珍贵的财富。
空外(kōng wài)的意思:指在天空之外,形容极远的地方或未知的领域。
苦恼(kǔ nǎo)的意思:指心情痛苦、困扰,无法摆脱困境的烦恼。
拈花(niān huā)的意思:指轻轻地摘取花朵,比喻对美好事物只停留在外表,没有深入了解或把握。
天一(tiān yī)的意思:指天下第一,最优秀的人或事物。
悟入(wù rù)的意思:指领悟到某种道理或真理。
无际(wú jì)的意思:没有边界,没有尽头
一月(yī yuè)的意思:指时间很短暂,转眼即逝。
中天(zhōng tiān)的意思:指太阳高悬在天空中央,形容光明照耀、非常明亮。
光明藏(guāng míng cáng)的意思:指隐藏在黑暗中的光明,比喻隐藏着希望和积极因素。
- 鉴赏
这首诗以“拈花寻放处”为引子,描绘了一幅禅宗智慧与自然美景相融合的画面。诗人通过“放处便生春”的描述,巧妙地将禅理与季节更替的自然现象联系起来,暗示了心灵的觉醒如同春天的到来,给人以生机勃勃、万物复苏之感。
“悟入光明藏,情删苦恼因”,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通过禅悟达到内心光明,消除情感困扰和痛苦根源的深刻哲思。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光明藏”这一佛教术语,强调了内在精神世界的纯净与光明,以及通过禅修达到解脱烦恼的可能。
“宝花当下境,金粟后来身”,这两句则将禅悟的体验具象化为“宝花”与“金粟”,前者象征着当下即刻的觉悟与美好,后者则预示着未来的成就与圆满。这种比喻不仅富有诗意,也蕴含了佛教中关于因果循环、不断修行最终达到涅槃境界的思想。
最后,“空外原无际,中天一月真”两句,以广阔的天空和明月为喻,表达了宇宙的无限与禅悟的真理。空无边际象征着心灵的广阔与自由,而“中天一月”则寓意着真理的永恒存在,无论在何种情境下都能照亮前行的道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禅宗思想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引导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平静与智慧,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追求精神超越与人生智慧的传统美学价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四月二十八日江元楷置酒坐客皆醉卧已而主人亦就睡戏作数语以纪其事
西园春事阑,歌管罢丝竹。
青钱落高榆,幽鸟啭空谷。
江侯不能闲,折简到吾属。
净扫南窗尘,共把一樽玉。
重觞各颓然,睡味久乃熟。
齁齁两鼻雷,艳艳当筵烛。
因知欢有馀,谁谓饮不足。
伟哉三玉人,曾不愧坦腹。
应怜俗子陋,礼法困窘束。
坐中饮湿生,起舞自成曲。
主人亦忘客,去留随所欲。
可笑陶渊明,欲睡客须逐。
题赵周宾家夜猎图
翰林作醉石,偶似苍于菟。
龙眠见之笑,为作匹马弯彫弧。
云是将军出夜猎,上有仇池行草书。
云沙苍茫日欲下,道逢伏虎南山隅。
心知是虎不是石,双弦急控皆卢胡。
明朝白羽饮顽石,摩挲欲尽金仆姑。
君不见赐累千金新垣平,连佩六印栾将军。
致君大略岂在尔,封侯细事不到君。
先生言语妙天下,瘴海七年皮肉皴。
邂逅英物数苏李,曹蜍如生亦如死。
龙眠有眼识天人,异世同成一奇事。
君当什袭勿漫摹,此人此画人间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