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超游召郤诜陪,为忆池亭旧赏来。
《和陈先辈陪陆舍人春日游曲江》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和 陈 先 辈 陪 陆 舍 人 春 日 游 曲 江 唐 /黄 滔 刘 超 游 召 郄 诜 陪 ,为 忆 池 亭 旧 赏 来 。红 杏 花 旁 见 山 色 ,诗 成 因 触 鼓 声 回 。
- 翻译
- 刘超出游邀请郤诜作伴,是为了回忆往昔池亭的美好赏玩时光。
在盛开的红杏花旁边,他欣赏着山色,写诗的灵感被鼓声触动而回荡。
- 注释
- 刘超:人名,可能是诗人。
游:游览。
郤诜:人名,另一位参与者。
陪:陪伴。
为忆:为了回忆。
池亭:园林池塘边的亭子。
旧赏:过去的美好记忆。
红杏花:春天的花朵。
山色:远处的山景。
诗成:诗作完成。
触:触发。
鼓声:敲击的鼓声。
- 鉴赏
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往昔游玩的回忆,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和友情的珍视。"刘超游召郤诜陪"一句,点出了与好友一起游玩的情境,而"为忆池亭旧赏来"则透露出诗人怀念过去在池亭中享受美好的心情。
"红杏花旁见山色"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红色的杏花与远处的山色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片生机勃勃的画面。这里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写,也寓含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
"诗成因触鼓声回"则展示了诗人的创作灵感来自生活中偶然的感受,可能是一次偶尔听到鼓声,引发了他对往事的追忆和情感的流露。这样的表达方式体现出诗人敏锐的情感捕捉力和即兴创作的才华。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友情的怀念,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世界,同时也展示了唐代诗歌特有的清新自然与意境开阔。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西风行
西风陨高梧,秋暑退残热。
岂不欣微凉,寤叹惊急节。
岁华聿云暮,露气繁霜结。
干戈随凝阴,虏骑壮胜铁。
边防久凋残,河洛据戎羯。
中原无长城,何以限逸越。
传闻今年春,关辅已蹀血。
强兵健马区,乘间肆陵蔑。
况兹柔脆乡,岂复劳龁齧。
江汉非不深,天险为人设。
要害无重兵,一苇自可绝。
恬然不为备,庙算岂有说。
翠华果何从,大计宜早决。
缅怀沙漠寒,矫首望汉月。
杳无鸿雁来,宁不野鼠掘。
何时金凤辇,复返苍龙阙。
群生有安堵,国耻稍一雪。
努力肉食谋,傍观心已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