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梅岁已过,燕子春又来。
不愁吾鬓霜,所恨此志灰。
欲往岂不可,致远非驽骀。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陈傅良的作品,他以张冠卿的诗作为灵感,回应对方的十首诗中的第九首。诗中,诗人感慨岁月流转,江梅凋零,燕子重归,暗示春天的到来。他坦然面对自己鬓发渐白,但遗憾的是壮志已消磨。诗人借扶桑(日出之地)和阊阖(天门)的意象,表达对未来的期待和渴望,虽然年事已高,但仍希望有所作为,追求远大的目标,坚信自己并非平庸之辈。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坚韧不屈的人生态度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午热弗可当,烦坐屡移床。
片云生西北,倏到天中央。
急点未洒风先来,阵云如墨雨云白皑皑。
倒峡倾江不足拟,匉訇滂湃纷萦回。
飒然爽气迫笋席,郁蒸炎剧安在哉。
雨堕无所为,点笔裁新诗。
黍高及稻下,勃长应无疑。
云霁天光漏,我诗亦已就。
东壁一弯悬綵虹,遥天剩几奇峰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