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招隐寺》
《过招隐寺》全文
唐 / 李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每忆中林访惠持,今来正遇早春时。

自从休去无心事,唯向高僧说便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uòzhāoyǐn
táng / shè

měizhōnglín访fǎnghuìchíjīnláizhèngzǎochūnshí

cóngxiūxīnshìwéixiànggāosēngshuō便biànzhī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高僧(gāo sēng)的意思:指修行高深、悟性高超的僧人。

今来(jīn lái)的意思:指现在、近来的时候。

无心(wú xīn)的意思:没有心思或意愿去做某事

心事(xīn shì)的意思:指内心的烦恼、忧虑或秘密的事情。

早春(zǎo chūn)的意思:早春指的是春天初期,即冬季过去但尚未完全进入春季的时候。

中林(zhōng lí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行业中居于中等水平的人或事物。

自从(zì cóng)的意思:自从表示一个事件或情况开始以后一直延续至今。

注释
每忆:每当想起。
中林:山林之中。
访惠持:拜访慧持禅师。
正遇:正好遇到。
早春时:早春季节。
自从:自从。
休去:离开(官职或世俗生活)。
无心事:没有了世俗烦恼。
唯向:只有向。
高僧:德高望重的僧人。
说便知:交谈就能明白。
翻译
每当回忆起在山林中拜访慧持禅师的日子,
如今我正好在这个早春时节来访。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涉的作品,名为《过招隐寺》。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闲适自得的情怀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

“每忆中林访惠持,今来正遇早春时。”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往昔与高僧惠持在深林中的会面有着美好的回忆,而今天再次踏入这个地方,恰逢早春时节,万物复苏,景色宜人。这里的“中林”指的是寺庙所在的幽静之地,“访惠持”则是诗人对高僧惠持的尊称和怀念。

“自从休去无心事,唯向高僧说便知。” 这两句流露出诗人自从离开寺院后,便不再挂心尘世的纷扰,只有在与那位高僧交谈时,才能找到心灵的安宁和理解。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佛法的向往,以及通过与高僧的交流来净化心灵的愿望。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也反映出唐代文人对于自然和佛理的独特情感。

作者介绍
李涉

李涉
朝代:唐   字:不详   籍贯:洛(今河南洛阳)   生辰:约806年前后在世

李涉(约806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字不详,自号清溪子,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早岁客梁园,逢兵乱,避地南方,与弟李渤同隐庐山香炉峰下。后出山作幕僚。宪宗时,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贬为峡州(今湖北宜昌)司仓参军,在峡中蹭蹬十年,遇赦放还,复归洛阳,隐于少室。文宗大和(827-835)中,任国子博士,世称“李博士”。著有《李涉诗》一卷。存词六首。
猜你喜欢

月夜次人韵

高人寂无寐,乘月坐南楼。

露浥纤絺润,凉生纨扇秋。

玉箫吹半夜,兰枻鼓中流。

清兴忽不浅,因之宋玉愁。

(0)

贫士

百金费尽不羞贫,敛足衡门几度春。

昨日东风南陌上,看花多是五陵人。

(0)

送人归蜀·其二

剑门西望蜀江流,白帝城边叶未秋。

归到山林何事业,木棉花发杜鹃愁。

(0)

鸣砧寄友人

候馆空垂幔,荒城又捣砧。

寒声霜外落,愁思夜中深。

响度银灯暗,清和玉漏音。

同袍嗟久别,因此惜惊心。

(0)

秋中九日登南楼

海上登临望,荒城水乱流。

天边孤嶂雨,烟外几家秋。

近郭寒砧响,长沙落雁愁。

乡心正无那,回首仲宣楼。

(0)

过冶城寻芝山兰若访从兄阐上人

梵宇相逢处,依依忆断行。

佛香云近榻,禅寂鸟窥房。

粥茗留清昼,钟鱼出上方。

空门多割爱,犹解惜莲芳。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