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吴与弼所作的《怀张太守(其二)》。诗中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远方友人的关怀与期待。
首句“一见寻歌归去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见时的欢愉场景,仿佛歌声伴随着他们一同归去,充满了温馨与和谐。这句诗通过“一见”、“寻歌”和“归去来”这三个词组,营造出一种相聚的喜悦氛围,让人感受到友情的温暖。
次句“宁能两地不徘徊”,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后的不舍与思念。在友人离开后,诗人的心灵似乎也随着友人远去,无法停留,徘徊于两地之间。这里运用了反问的手法,“宁能”二字加强了这种情感的强烈性,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后两句“从今遇有东飞雁,剩写新诗慰尔怀”,则是诗人对未来情景的设想与期待。他想象着,从今以后,每当见到东飞的大雁,就会想起远方的友人,并写下新的诗歌来寄托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此来安慰自己那颗因思念而空虚的心。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也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与执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通过具体的场景和形象的比喻,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使得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友情的赞美与珍惜,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期待,展现了深厚的人文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元旦日蚀
白日众阳宗,王正四序首。
况此月初吉,食之亦孔丑。
故老相惊嗟,百年未曾有。
颇闻文皇时,兹事亦匪偶。
当其君臣会,灾祲岂能久。
宋公才一言,荧惑乃却守。
于今太阳厄,从申直至酉。
群僚萃南宫,簪组纷前后。
台史报初亏,稽首再三扣。
元臣跪伐鼓,申救情独厚。
高高若罔闻,啖食未满口。
乍疑璧微缺,忽若镜中剖。
须臾如月初,恍欲露星斗。
惨淡不可辨,氛霾互缠纠。
天人会相通,垂戒固不苟。
吾闻月掩日,其事果然否。
无乃阳道衰,遂为阴所走。
月本傅日行,代明得称耦。
倘使日景亏,月光安所受。
其事或渺茫,吾欲徵神瞍。
载观春秋书,一一各有取。
下土虮虱臣,惭无捧日手。
《元旦日蚀》【明·陆深】白日众阳宗,王正四序首。况此月初吉,食之亦孔丑。故老相惊嗟,百年未曾有。颇闻文皇时,兹事亦匪偶。当其君臣会,灾祲岂能久。宋公才一言,荧惑乃却守。于今太阳厄,从申直至酉。群僚萃南宫,簪组纷前后。台史报初亏,稽首再三扣。元臣跪伐鼓,申救情独厚。高高若罔闻,啖食未满口。乍疑璧微缺,忽若镜中剖。须臾如月初,恍欲露星斗。惨淡不可辨,氛霾互缠纠。天人会相通,垂戒固不苟。吾闻月掩日,其事果然否。无乃阳道衰,遂为阴所走。月本傅日行,代明得称耦。倘使日景亏,月光安所受。其事或渺茫,吾欲徵神瞍。载观春秋书,一一各有取。下土虮虱臣,惭无捧日手。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8667c71eb83fd18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