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三首·其三》全文
- 注释
- 天日:天空。
苍茫:辽阔无边。
海气:海面的水汽。
深:深远。
一船:一艘船。
西去:向西航行。
此:这里。
登临:登高眺望。
丹楼:红色楼阁。
碧阁:碧绿阁楼。
皆:都。
时事:过去的事件,指历史变迁。
江山:山河,代指国家或大地。
古到今:从古至今。
- 翻译
- 天空辽阔海面深远,我乘船向西而来登临此地。
红色楼阁与碧绿阁楼都已成为过往,唯有江山自古至今永恒不变。
- 鉴赏
这首诗是王安石的《金陵三首·其三》,属于北宋时期的作品。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这首诗。
首句“天日苍茫海气深”描绘了一幅开阔的自然景象,天空广阔无垠,阳光照耀下的大海氤氲若一,给人以浩瀚无边之感。这里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面对宏大自然时的心境与情怀。
接着,“一船西去此登临”则是从这个广阔背景中切入具体的情景:一艘小船缓缓向西航行,而诗人选择在这登临之处停留。这里的“一船西去”既可能是诗人自己的旅途,也有可能是一种象征,表达了对远方或内心世界的向往和探索。
第三句“丹楼碧阁皆时事”,则转而描写了人类活动的场所——红色的楼台与碧绿的宫阙,这些都是随着时间流逝而产生变化的现世之物。这里的“丹楼碧阁”代表的是人间的繁华景象,而“皆时事”则暗示了一种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最后一句“只有江山古到今”,通过与前述内容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不变、历史长存的情怀。这里的“江山”是永恒不变的象征,它们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却始终保持着自己的面貌。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自然与人间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流逝、世事无常以及自然永恒的深刻感悟。王安石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情怀,把握住了历史与现实、变迁与不变之间微妙的关系,为我们留下了一幅生动的诗意画卷。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九月三日见新月
纤纤初生月,挂我高楼傍。
常时照欢影,今夕流悲光。
悲光正徘徊,怅望相思台。
凉沾露襟湿,爽透风帏开。
丝虫绕阶缉,火萤穿箔来。
更添漏水咽,膏减缸花催。
庄休歌不发,潘仁心巳摧。
商陵别鹄怨,梁树栖乌哀。
未抵此时恨,长啸独难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