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器之好谈禅,不喜游山,山中笋出,戏语器之可同参玉版长老,作此诗》
《器之好谈禅,不喜游山,山中笋出,戏语器之可同参玉版长老,作此诗》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丛林百丈法嗣有横枝。

不怕石头路,来参玉版师。

聊凭柏树子,与问箨龙儿

瓦砾犹能说,此君那不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柏树(bǎi shù)的意思:指品质高尚,坚定不移的人。

百丈(bǎi zhàng)的意思:形容事物高大、巨大。

不怕(bù pà)的意思:不害怕,不畏惧

此君(cǐ jūn)的意思:指某个人或事物非常突出、出众。

丛林(cóng lín)的意思:指密集的树木、灌木丛生的地方,也用来比喻纷杂复杂的事物。

法嗣(fǎ sì)的意思:指继承前人的才能和业绩,接续前人的事业。

龙儿(lóng ér)的意思:指男子,尤其是年轻力壮的男子。

石头(shí tou)的意思:形容事物出乎意料地惊人或巨大。

树子(shù zǐ)的意思:指家族的嫡长子孙,也可以泛指家族的继承人。

头路(tóu lù)的意思:指前途、前景、发展的方向和前进的道路。

箨龙(tuò lóng)的意思:指聪明才智出众,有非凡的才能和智慧。

瓦砾(wǎ lì)的意思:指破碎的瓦片和石块,比喻残破不堪的东西,也可指一片破败的景象。

玉版(yù bǎn)的意思:指古代制作文书的用具,比喻文章或书籍的内容高雅、精美。

玉版师(yù bǎn shī)的意思:指能够雕刻精美的玉版的技艺高超的人。比喻具有出色的技能和才华。

注释
丛林:广袤的森林。
法嗣:佛法的后代,指僧侣弟子。
横枝:旁逸斜出的树枝。
石头路:艰难的山路。
玉版师:比喻德高望重的禅师。
柏树子:柏树籽,可能暗指禅修者。
箨龙儿:竹笋的别称,象征新生和希望。
瓦砾:废弃的砖瓦,象征过去的遗迹。
此君:对竹子的尊称,也指有学问的人。
翻译
丛林深邃百丈长,法脉分支繁茂生。
哪怕山路多崎岖,也要前来拜玉师。
暂借柏树为媒介,询问竹笋幼童期。
瓦砾尚能述往昔,这智慧怎能无识?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禅诗,诗中描述了与一位名为器之的高僧的交流和对他的赞誉。

“丛林真百丈,法嗣有横枝。”这里以树木比喻佛法的传承和发展,丛林指的是茂密的森林,比喻禅门的法脉;百丈则形容其深远和广大;法嗣是指禅宗的师承关系,横枝则象征着法脉的繁盛与多样。

“不怕石头路,来参玉版师。”这两句表达了对器之师傅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敬意。石头路形容的是禅修的道路崎岖而困难,而来参则是指来寻访和学习;玉版师则是对器之的尊称,表示其德高望重,如同玉一般珍贵。

“聊凭柏树子,与问箨龙儿。”这两句诗则表现了与器之在自然环境中交流的场景。柏树子可能指的是柏树下修禅的僧侣,而箨龙儿则是一种拟人化的说法,可能是对某类生物或自然现象的一种戏谑式称呼。

“瓦砾犹能说,此君那不知。”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器之师傅的赞赏和不解。瓦砾指的是碎石小砾,即使是最不起眼的事物也能被器之所开示,显示出其深厚的禅理;而“此君那不知”则可能是一种谦逊或自嘲,也有可能是在表达诗人对于器之师傅境界的钦佩与困惑。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吕翁南庄

渔樵三五户,恬淡自成村。

乱竹深藏宅,平田近绕门。

松高巢水鹤,花老过河豚。

长醉丰年酒,还思零雨恩。

(0)

晚烧吟

早烧不出门,晚烧行千里。

达人贵知时,天道有终始。

(0)

赠鲍滶兄弟

水学青龙左右盘,玉流双泻碧光寒。

兰昆并占空山月,分掣虹霓作钓竿。

(0)

帝京篇十首·其六

胡后妆楼换上阳,春风珠箔舞垂杨。

半夜开城归万马,至今迷失几鸳鸯。

(0)

戊寅立春庭前桃树二首·其二

春日题春试彩毫,高门传菜玉盘高。

乍看旭日辉山槛,不分时风向砌桃。

虎豹云移思雾雨,鱼龙冰动迟云涛。

物情且共天流转,人世谁曾免二毛。

(0)

雪晴

馀雪且休骋,高空微欲曛。

盈盈看玉树,澹澹入黄云。

奋激雕连起,啁啾雀自群。

严风暮益发,天隙认星文。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