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画白雁二首·其一》
《题画白雁二首·其一》全文
宋 / 陆文圭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

芦花秋半黄,三两下寒塘。

北风萧瑟,书远不曾将。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北风(běi fēng)的意思:指寒冷的北风,比喻严寒的天气或环境。

不曾(bù céng)的意思:从未,从来没有

两下(liǎng xià)的意思:两次动作或行为

芦花(lú huā)的意思:芦花是指芦苇开花的样子,比喻人的思维敏捷、反应迅速。

秋半(qiū bàn)的意思:指秋季的一半,比喻时间的过半或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

三两(sān liǎng)的意思:指数量不多,大约是三到五个。

萧瑟(xiāo sè)的意思:形容风声凄凉,景象荒凉。

注释
芦花:芦苇的花,白色,秋季常见。
秋半:秋季的一半,指深秋时节。
三两:少数,形容数量不多。
寒塘:寒冷的池塘,形容环境清冷。
北风:冬季或寒冷季节的风。
正:恰好,正在。
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这里也暗示凄凉。
书远:远方的书信,可能指思念远方的人。
不曾:从未,未曾。
翻译
芦苇在秋天即将过半时变得半黄半白
有两三枝孤独地落在寒冷的池塘边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天芦苇花开,几只白雁落在寒塘的景象。"芦花秋半黄",寥寥数语便勾勒出秋意渐浓,芦苇花已半黄的季节特色。"三两下寒塘"进一步描绘了白雁在冷清的池塘边落脚,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宁静的画面。

"北风正萧瑟",通过北风吹过的声音和感觉,渲染出秋日的凄凉与萧索,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某种情绪。"书远不曾将"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朋的思念之情,因为书信因路途遥远而未能及时送达,增添了诗的淡淡哀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季节更迭的感慨以及对远方亲友的牵挂,具有浓厚的秋思和淡淡的离愁。

作者介绍

陆文圭
朝代:宋   字:子方   号:墙东   籍贯:江阴(今属江苏)   生辰:1252~1336

陆文圭(1252~1336),元代文学家。字子方,号墙东,江阴(今属江苏)人。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陆文圭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陆文圭,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猜你喜欢

中岩十八咏·宝瓶峰

谁将巾瓶来,置此几席间。
不可唤木{左木右突去丶},试往问沩山。

(0)

中岩十八咏·松风亭

皎皎石上月,飕飕松下风。
清绝谁领会,倚仗送飞鸿。

(0)

中岩十八咏·壁轩

卷书置案上,默坐初不看。
侍者空堵立,湛然惟壁观。

(0)

中岩十八咏·望江亭

偶来俯沧波,遥见生白苹。
望望不得上,笑彼涉江人。

(0)

中岩十八咏·应现亭

松道须雨洒,山扉遣风开。
尘念自起灭,至人无去来。

(0)

四月堰水甚水一雨灌田方足

岷江惟清流,泾水惟浊泥。
泥浊禾黍茂,流清稉稻宜。
旧传江发源,瀵涌出沈黎。
老农望其来,未至龙尾西。
今晨南山云,蓊然忽朝隮。
滂沱三尺雨,泛溢千步堤。
积潦始北汇,余波各东酾。
茫茫黑壤润,戢戢翠剡齐。
亦复到邑里,沟浍邹交驰。
往看芙蓉湖,微风绿生漪。
似欲娱使君,岂减习家池。
老农喜相语,岁晚可无饥。
再拜勾龙社,配我灵星祠。
更烦请天公,膏泽常及时。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