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尽未离关,之官亦似闲。
不嫌请薄俸,为喜带名山。
春尽(chūn jìn)的意思:春天结束,指时间过得很快,事物迅速消逝或终结。
高吟(gāo yín)的意思:高声吟诵诗文。
江上(jiāng shàng)的意思:指在江河上,表示在江河之上或靠近江河的地方。
名山(míng shān)的意思:指有名的山峰或山脉,也用来形容有声望、有名望的人或事物。
默祷(mò dǎo)的意思:在心中默默祈祷。
三真(sān zhēn)的意思:指言行真实可靠,为人诚实守信。
时下(shí xià)的意思:当前,现在,目前
十字(shí zì)的意思:指交叉的两条直线或道路,也可指交叉的形状。
讼庭(sòng tíng)的意思:指官府或法庭上的诉讼场所。
祗应(zhī yìng)的意思:只应该;只应当
此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春尽之际准备离职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即将告别尘世烦恼、归隐山林的喜悦与赞美。诗中“关”可能指的是某个地方或边塞,诗人强调虽未离开,但心境已如同闲适无忧的状态。此处展现了古人对自然和超脱世俗的心向往。
“之官亦似闲”,则是说即使身为官员,也已经拥有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这种淡泊名利、宁愿归隐山林的情怀,是中国古代文人常有的情感表达。
“不嫌请薄俸”中的“薄俸”指的是微薄的俸钱,即官吏的薪金。诗人不嫌弃这点微薄的收入,反而为能带着这些简朴之物归隐山林而感到喜悦。
“为喜带名山”,则进一步表达了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喜悦,“名山”可能特指某一著名的山峰,象征着清净与高洁。
诗中“默祷三真后”、“高吟十字还”,是说诗人在默默地向道教中的“三真”(即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祈祷之后,高声歌唱着包含十个字的诗句。这里可能暗示了对道家哲学和修炼生活的追求。
最后两句,“祗应江上鸟”、“时下讼庭间”,则描绘了一种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景象,江上的鸟儿似乎在回应诗人的歌唱,而时间流逝中偶尔有讼庭的声音穿插其间。讼庭通常指的是处理诉讼的场所,这里可能是比喻,用以表达即使在归隐之后,也难以完全避免尘世的纷扰。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和超脱世俗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朋友归隐山林的理解与赞美,以及自己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艳绝新春夜,有名花,有风有月,供君潇洒。
暗里铜龙声自数,才道晚妆初卸。
看红袖,锦袍低亚,羡说神仙新眷属,笑几回,猜想今番乍,梦中语,醒还讶。
妆成待把双蛾画,幸书生,一枝斑管,香萦兰麝。
眼底闲情心内事,昨夜酒阑镫灺,要全向,羞颦细写。
为语小鬟偷看处,莫怪他,两意温存也,事有甚,画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