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波道人原韵》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山水画卷。首句“碧水青山指点中”,以“碧水”和“青山”开篇,点明了画面的主体元素——水与山,同时通过“指点中”这一动作,赋予了景物以动态感,仿佛引领读者步入这山水之间。
“秋光澹处暮云浓”一句,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氛围。秋天的光线柔和而淡雅,与浓密的暮云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既静谧又略带忧郁的意境。这里的“浓”字不仅描绘了云层的厚重,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临近。
接下来,“平担楖栗千峰去”描绘了行人的活动,他肩扛着木棍(楖栗),穿越千峰,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还隐含了诗人对行旅之苦的体悟,以及对自然之美的向往。
最后一句“极目沧波感慨同”,将视线引向更广阔的水面,用“沧波”一词,既指浩瀚的水面,也暗喻人生的广阔与深远。与前文的山水相呼应,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景观时的感慨,既有对美景的赞叹,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感的交融,引导读者在欣赏山水的同时,也能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和宇宙的广阔。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奉和幸江都应诏
南国行周化,稽山秘夏图。
百王岂殊轨,千载协前谟。
肆觐遵时豫,顺动悦来苏。
安流进玉轴,戒道翼金吾。
龙旂焕辰象,凤吹溢川涂。
封唐昔敷锡,分陕被荆吴。
沐道咸知让,慕义久成都。
冬律初飞管,阳鸟正衔芦。
严飙肃林薄,暧景澹江湖。
鸿私浃幽远,厚泽润凋枯。
虞琴起歌咏,汉筑动巴歈。
多幸沾行苇,无庸类散樗。
早秋江行
回望湓城远,西风吹荻花。
暮潮江势阔,秋雨雁行斜。
多醉浑无梦,频愁欲到家。
渐惊云树转,数点是晨鸦。
和武相公早春闻莺
早晚飞来入锦城,谁人教解百般鸣。
春风红树惊眠处,似妒歌童作艳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