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月带斜辉,江村动夜扉。
笛残知牧返,歌扬识渔归。
薄雾笼波淡,疏灯隔竹微。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江边村落的宁静与祥和之景。首句“新月带斜辉”,以新月与斜阳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温柔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江村动夜扉”一句,生动地展现了夜晚江边村落的动态美,门扉轻轻开启,仿佛在迎接夜的降临。
“笛残知牧返,歌扬识渔归。”这两句通过牧童的笛声和渔民的歌声,巧妙地揭示了乡村生活的和谐与自然的韵律。笛声与歌声交织在一起,不仅表现了劳动人民的闲适生活,也暗示了劳作与休息之间的自然过渡。
“薄雾笼波淡,疏灯隔竹微。”描绘了一幅朦胧而又温馨的画面。薄雾轻笼水面,增添了几分神秘感;远处的灯光透过稀疏的竹林,若隐若现,为这宁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温暖与希望。
最后,“孤舟同鹭宿,尘梦夕来稀。”以孤舟与鹭鸟共宿的形象,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共生。同时,随着夜深人静,尘世的烦恼似乎也渐渐远去,留给读者一片心灵的宁静与平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江村夜晚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乡村生活的深情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向往宁静的心境。
早岁慕五岳,尝为尘机碍。
孰知天柱峰,今与郡斋对。
隐嶙抱元气,氤氲含青霭。
云崖媚远空,石壁寒古塞。
汉皇南游日,望秩此昭配。
法驾到谷口,礼容振荒外。
焚柴百神趋,执玉万方会。
天旋物顺动,德布泽滂霈。
讲武威已耀,学仙功未艾。
黄金竟何成,洪业遽沦昧。
度世若一瞬,昨朝已千载。
如今封禅坛,唯见云雨晦。
长望哀往古,劳生惭大块。
清晖幸相娱,幽独知所赖。
寒城春方正,初日明可爱。
万殊喜阳和,余亦荷时泰。
山色日夜绿,下有清浅濑。
愧作拳偻人,沈迷簿书内。
登临叹拘限,出处悲老大。
况听郢中曲,复识湘南态。
思免物累牵,敢令道机退。
瞒然诵佳句,持此秋兰佩。
《酬皇甫侍御望天灊山见示之作》【唐·独孤及】早岁慕五岳,尝为尘机碍。孰知天柱峰,今与郡斋对。隐嶙抱元气,氤氲含青霭。云崖媚远空,石壁寒古塞。汉皇南游日,望秩此昭配。法驾到谷口,礼容振荒外。焚柴百神趋,执玉万方会。天旋物顺动,德布泽滂霈。讲武威已耀,学仙功未艾。黄金竟何成,洪业遽沦昧。度世若一瞬,昨朝已千载。如今封禅坛,唯见云雨晦。长望哀往古,劳生惭大块。清晖幸相娱,幽独知所赖。寒城春方正,初日明可爱。万殊喜阳和,余亦荷时泰。山色日夜绿,下有清浅濑。愧作拳偻人,沈迷簿书内。登临叹拘限,出处悲老大。况听郢中曲,复识湘南态。思免物累牵,敢令道机退。瞒然诵佳句,持此秋兰佩。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0067c699810b158745.html
昨日看摇落,惊秋方怨咨。
几经开口笑,复及看花时。
世事空名束,生涯素发知。
山山春草满,何处不相思。
天净河汉高,夜闲砧杵发。
清秋忽如此,离恨应难歇。
风乱池上萍,露光竹间月。
与君共游处,勿作他乡别。
泽国瞻遗庙,云韶仰旧名。
一隅连障影,千仞落泉声。
老狖寻危栋,秋蛇束画楹。
路长资税驾,岁俭绝丰盛。
默默虽难测,昭昭本至平。
岂知迁去客,自有复来兵。
美舜歌徒作,欺尧犬正狞。
近兼闻顺动,敢复怨徂征。
日出天须霁,风休海自清。
肺肠无处说,一为启聪明。
绣缨霞翼两鸳鸯,金岛银川是故乡。
只合双飞便双死,岂悲相失与相忘。
烟花夜泊红蕖腻,兰渚春游碧草芳。
何事遽惊云雨别,秦山楚水两乖张。
才非贾傅亦迁官,五月驱羸上七盘。
从此自知身计定,不能回首望长安。
七盘岭上一长号,将谓青天鉴郁陶。
近日青天都不鉴,七盘应是未高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