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初夏惠隐寺花屿山房食笋分韵得竿字》
《初夏惠隐寺花屿山房食笋分韵得竿字》全文
清 / 吴敬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过支公院,荒畦绿几竿。

款扉惊昼课,烧笋供朝餐

合配香粳熟,应知粉箨残。

从今逋客留待平安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逋客(bū kè)的意思:指逃亡的人或远离家乡的人

朝餐(cháo cān)的意思:指早餐,也比喻一切生活的起点或基础。

从今(cóng jīn)的意思:从今以后;从现在开始。

粉箨(fěn tuò)的意思:指竹叶由绿色变为粉红色,形容竹叶变色的景象。

过支(guò zhī)的意思:超过能力范围,超支

合配(hé pèi)的意思: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相互搭配、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协调一致。

留待(liú dài)的意思:留待是一个动词短语,意思是等待、等候。它表示在某个时间或情况下暂时停留或等待。

平安(píng ān)的意思:指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安定无事。

香粳(xiāng jīng)的意思:形容人的品性高尚,道德品质纯正。

支公(zhī gōng)的意思:指出使人明白事理的人或事物。

翻译
我偶然经过支公的禅院,院中荒芜的菜园里只有几竿青竹。
轻轻敲门,生怕打扰了他们白天的功课,他们正在用竹笋做早餐。
我想,他们的米饭一定是用香喷喷的粳米煮的,还能尝到剥下的竹笋皮的余香。
从今以后,我要告别漂泊的生活,希望能在这里享受竹林带来的宁静与安详。
注释
偶过:偶然经过。
支公院:指支遁的禅院,支遁是东晋时期的高僧。
荒畦:荒芜的菜园。
款扉:轻轻地敲门。
昼课:白天的功课,可能指禅修或学习。
烧笋:用竹笋烹饪。
香粳:优质的大米。
粉箨:竹笋的壳,这里代指竹子。
逋客:逃亡的客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竹平安:竹林带来的安宁与吉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偶然经过一处古寺,见到荒废的菜畦中长出几竿竹笋,触发了对田园生活和隐逸理想的向往。诗中的意境宁静而深远,充满了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和内心世界的淡定表达。

"偶过支公院,荒畦绿几竿"两句,设定了整个场景,支公院显然是一处僧侣所居之地,荒废的菜园中长出的竹笋生机勃勃,象征着生命力和希望。

"款扉惊昼课,烧笋供朝餐"写出了诗人对寺庙生活的观察与感受。昼课即僧侣日间的功课,而款扉则是开门之意,这里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生活的节奏。而烧竹笋作为朝餐,则体现了一种简单而纯粹的生存方式。

"合配香粳熟,应知粉箨残"一句,通过对食物烹饪过程的描述,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同时,"粉箨"这一物象,也许暗示着岁月流逝和事物更新。

最后两句"从今谢逋客,留待竹平安"表达了诗人辞别尘世喧嚣,选择留在这片宁静之地,与自然共处的愿望。"逋客"指的是忙碌奔波的人,而"竹平安"则象征着一种心灵的安顿和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寺院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逃离,以及对于自然、宁静生活状态的向往。

作者介绍
吴敬梓

吴敬梓
朝代:清   字:敏轩   号:粒民   籍贯:安徽省全椒   生辰:1701—1754年

吴敬梓(1701—1754年),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汉族,安徽省全椒人。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后卒于客中。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小说《儒林外史》。 
猜你喜欢

宫词·其一○○

四方遣使俾观风,利病陈来达禁中。

沿革尽从民庶欲,更无壅遏下情通。

(0)

宫词·其三十八

齐警开场设鼓钲,雷霆凛凛奏严声。

通宵环卫无哗语,惟听鸡人巧唱更。

(0)

宫词·其三十一

绮堂嫔御坦春容,暂止连绵组绣功。

却取诗书共披阅,终朝歌演二南风。

(0)

艮岳百咏.飞来峰

突兀初惊倚碧空,翠岚仍与瑞烟重。

吴侬莫作西来认,真是蓬莱第一峰。

(0)

艮岳百咏.半山亭

凭高玉辇每从容,中路尝闻憩六龙。

尘外有人如到此,便须行彻最高峰。

(0)

过沈仲嘉园亭题赠

包山美人构亭子,岿然屹立深园里。

窗近断岩见怪石,壁临绝涧闻流水。

亭中一架古人书,知是群经及诸史。

桐叶滴露下阴砌,橘花随风飘静几。

美人素厌世俗语,有语利名须洗耳。

衡门反关高枕眠,红日三竿犹未起。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