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蔓盘青上短檐,客来径草旋锄芟。
禽饥闻磬来疏砌,僧饱携筇过别岩。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山中僧舍生活图景。首句“野蔓盘青上短檐”,以蔓藤攀爬至屋檐之上的动态画面,展现了自然与建筑的和谐共存,透露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气息。接着,“客来径草旋锄芟”一句,通过客人来访时僧人迅速清理小径旁杂草的动作,体现了僧人的待客之道和对环境的细心维护。
“禽饥闻磬来疏砌,僧饱携筇过别岩。”这两句运用了对比手法,以鸟儿听到僧人敲钟声后飞来的场景,反衬僧人的饭后悠闲散步,形象地表现了僧人生活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暗示了僧人与自然界的密切联系。
“茶鼎引烟熏纸帐,竹窗漏月射经函。”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僧人日常生活的细节,茶香四溢、月光洒落,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充满禅意的氛围。茶鼎煮茶的烟雾与竹窗透出的月光相互映照,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寓意着内心的平静与智慧的光芒。
最后,“西庵门外如何景,杳杳寒泾一叶帆。”以问句结尾,将读者的视线引向远方,想象着西庵门外的景色,以及远处河面上的一叶孤帆,既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遐想,也暗含了对僧人生活简单而深邃的追求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僧人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山中僧舍的宁静、和谐与禅意,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与赞赏。